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巩固语文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这套试卷包含的知识点多,分别从词语、句子、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等方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型丰富,知识点多,针对性比较强,建议收藏起来,练一练,看看这部分的整体成绩怎么样?能不能考90以上?#考试#
第一大题、词语
分别包含了三下我们所学的词语、寓言故事的词语、含有颜色的词语和一些量词。
第1小题、写出3组含有多音字的词语。这道题发散性比较强,我们学过的多音字比较多,选择任意三个,重点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书写情况。
如:缝补裂缝竹笼笼罩挨近挨打
第2小题、补充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这是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中需要掌握的部分,平时学习的时候,老师都有强调会背会默写,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送分题。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杯弓蛇影南辕北辙自相矛盾
第3小题、选颜色
绿油油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茄子紫宝石蓝
第4小题、填量词
这部分节选自课文《荷花》,课后要求我们背诵第2-4自然段,对于熟悉课文的孩子来说并不难
阵朵朵个个颗颗条条
第二大题、句子
在小学阶段,我们所学的句子主要有六大板块。分别是句子成分、句子分类、复句的基本类型、扩写句子以及缩句的变换、歧义句、修改病句。
句子的题型经常和其他内容结合在一起,考察的比较全面,主要是综合能力。
第1小题、补全比喻句,这句话出自《七月的天山》,把“云影”比作“白莲”;把“飞泻的雪水”比作“银链”;把“溪流、浪花”比作“花”。
所以分别选CAB。
第2小题、按要求改写句子,考察句式变换
(1)改为转述句:鹿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它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2)缩句:我捉了蜜蜂。其中,“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是地点状语,可以删除;“一些”是定语,也可以删除。“了”表示状态,是不能删除的。我(什么)捉了蜜蜂(做了什么)。
第3小题、(1)“因”的意思是于是;“冀”的意思是希望。
(2)省略的主语是宋人,翻译: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夜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第三大题、根据积累填空。
综合考察学生对文化常识和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第1小题、春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笔墨纸砚宋张择端汴梁
第2小题、杜甫绝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白居易忆江南
第四大题、口语交际
《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类型,了解口语交际的答题特点,能够根据题目进行有理有序地答题。
所以说,口语交际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口语交际更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而作文是书面形式。
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铁罐“惭愧”地说:“陶罐兄弟,真对不起!我以前那么瞧不起你,常常奚落你,你不但不和我计较,还时时记着我。我为我以前做的事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
陶罐“真诚”地说:“陶罐兄弟,没关系。我们的工作都一样,又经常见面,一定要和睦相处啊!”
第五大题、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一直是学生们认为比较难的部分。其实在平时的练习中,老师已经讲过很多做阅读理解的小技巧,比如我们可以看分值,如果2分的话,就回答1-2点;如果分值是4分的话,就回答2-4点,不能答1点。
还有一些常见的答题术语,比如,运用......的描写手法,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就可以套用公式:运用了......(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画面或人物心理等)+由此表现了......(人物形象)/表达了......(人物情感)。
(一)第1小题、看短文可以看出描写的是一副春天的图景。
第2小题、前一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和后一句中的桃儿、杏儿、梨儿相照应。
第3小题、小学语文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语、对比、反复、引用、借代。
这道小题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4小题、化静为动,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小蝴蝶的飞舞衬托出春的万紫千红,花的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
第二段文章《有裂缝的罐子》和我们学过的课文《陶罐和铁罐》类似,只要认真读文章,仔细审题,不难做出来。
(二)第1小题、肩上的扁担的两头做工精细,从不漏水一道裂缝
第2小题、(1)×(2)√(3)√
第3小题、因为它觉得自己漏水,浪费了挑水工的部分劳动价值。
第4小题、骄傲自卑
第六部分、作文,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附加题是1.莺2.乌3.鹤4.雁
往期好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看拼音写词语》专项练习,收藏打印出来,练一练
三下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二),收藏起来,看看都考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