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据统计,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
[注]①1Gw=kw。②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
材料四:
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截至年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于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
B.较之于—年,起初的6—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增长速度放缓。
C.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的情况。
D.因为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1.D2.C
3.①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②风电能源补贴项目逐步解决、时效提速。③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④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要做好这类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文本信息,边读便归纳主旨大意,快速捕捉各个材料以及文本信息和选项间的异同点。做题时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以便第一时间确定答案,
D项,“电压低、线路短”错误,表述绝对,原文是“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不用新建高电压,不等于电压低,可以是使用原有的电高压,不用新建远距离输电线路也是这个道理,使用原有的,也可能是远距离输电线路。
故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首先是筛选信息,然后联系现实生活及日常储备加以判断,逐步排除,必须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A项,误解文意,“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不是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
B项,对图形分析错误,“增加的数量减少”分析与原图不符,应该是增多了。
D项,“因为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表述有误,,原文说“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可见遗漏了修饰限制语“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选项扩大范围了。
故选C。
本题考查归纳材料要点的能力。做这类题可以先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对照文本圈定信息源,最后对信息进行压缩,实际上考查的依然是提取信息,筛选并整合概括的能力。本题答案比较集中,要点都在材料四中,举例子、列数字等具体内容删掉只要总结概括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逗号分号位置往往是分层的依据。结合开头部分“从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新增装机将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可以得出答案①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从“……随着……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中提炼出答案②风电能源补贴项目逐步解决、时效提速;依据“……,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可归纳出答案③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参考结尾部分“……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可得出答案④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答题技巧:找出理解、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总之: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同时用问号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驻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如蔺相如是宦者令缪贤舍人。
B.践位,指帝王登上帝位,表示帝王登基的词汇,如“践祚”“践极”“履至尊”“继位”“坐朝”等。
C.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为检举揭发之意。王莽称帝后改称州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祎能言善辩、外交辞令高超。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国,凭借着出色的口才,使得善于诘难的诸葛恪等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的赞赏。
B.费祎安然若素,具有良好美德。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先上车且沉静如常。
C.费祎机智聪明、善于调解矛盾。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分别劝解,晓以利害,让两人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费祎气度不凡、功绩名望突出。魏军来犯,来敏在双方对弈活动中察探费祎,费祎面无厌倦之色;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功绩名望超过了蒋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1.B2.D3.D
4.(1)孙权很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重臣),恐怕不能多次来(常来)我们东吴了。”
(2)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后主授予费祎符节,他率军前往抵御。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本着会翻译便会断句的原则应该努力提升译文能力,前提条件自然是广泛储备重点词语,多了解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古代文章遣词造句的语法特点了。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丞相亮南征还”,这是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句子,后边应该断开,“群僚于数十里逢迎”,这里“群聊”做主语“于数十里”作状语修饰限制动词“逢迎”,“群僚”前“逢迎”后需要停顿,排除A项;
“亮以初从南归”,“亮”为主语,前面要停顿,“归”为谓语,这是独立的句子,“归”后要停顿,排除CD。
译文: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
故选B。
本题考查对于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平时复习主要是识记,多多益善;另外便是做题时仔细认真沉着冷静的心性培养。
D项,“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为检举揭发之意。王莽称帝后改称州牧。”刺史的“刺”的意思是“检核问事”。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储备能力。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2)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3)揣测法。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本题属于课本知识“比”的迁移。
D项,费祎“主持国事功绩名望超过了蒋琬”,表述不当,应该是与蒋琬相当。比,并列、挨着。
故选D。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然后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第(1)句里需要把握的得分点有:“器”,器重;“君天下淑德”是判断句;淑德,美德;“必当股肱(于)蜀朝”,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当,担当;股肱,辅臣;数,多次。第(2)句,得分点有:魏军次于兴势,可以译文状语后置句,“魏军在兴势驻扎”;次,驻扎;假,授予;节,符节;御,抵御。
方法指导: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参考译文:
费祎,字文伟,是江夏鄳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靠同族父辈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遣使者迎接伯仁,费伯仁带领费祎到蜀地求学。恰逢先主平定蜀地,费祎就留在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当时许靖丧子,董允和费祎想一起到许靖之子的葬地去。董允向父亲董和请求要一辆车,董和就派人给他们驾驭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而费祎就抢先上去。等到了葬地,诸葛亮和许多达官贵人都已到齐,车辆都很崭新华美,董允的神色一直局促不安,而费祎却泰然自若。车夫把车拉回去后,董和向他询问,知道情况是这样,就对董允说:“我常疑心自己还没分辨出你和文伟的优劣高低,从今以后,我很清楚了。”
先主立刘禅为太子,任费祎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他们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诸葛恪、羊衜等人,知识广博,才能卓越,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而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滔滔不绝,含义深刻,据理回答,对方始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祎,对他说:“你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必定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的重臣,以后恐怕不能常来了。”费祎回蜀后,升为郎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祎任参军。建兴八年,费祎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一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祎就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祎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职务。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山,后主授予费祎符节,他率领士兵前去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处告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而费祎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急躁厌倦的样子。来敏说:“我来这里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费祎到了兴势山,敌人就撤退了,费祎被封为成乡侯。后来,蒋琬一再推让益州的职务,费祎便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报效蜀国所立的功名,大致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费祎出驻汉中。从蒋琬到费祎,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尊崇信任就像这样。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魏国降将郭循也在座。费祎畅饮沉醉,被郭循亲手持刀所害,赠谥号为“敬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注:簪弁:籍,冠簪;弁,礼帽。二者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山中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
B.颔联中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黑发已变成白发,自己钟情的白云芳草也已经久违。
C.颈联中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形成对比。
D.“昨日”一句写诗人听闻李端已到京城,点出写作背景,暗合了题中“见赠”二字。
2.王夫之评此诗曰:“温润为中唐首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A2.①首联用“绿槐垂穗”“乳乌飞”点出初夏季节较有生机之景,“作者虽有归去之意、做官孤独苦闷之情,只借一个“独”字隐约透出;②颔联白云映青草,白发对青镜,对比入妙,虽身心相违感情抒发却冲淡平和;③颈联写与林僧夜坐清谈的机会,反而稀少,有厌倦仕途,向往山林之意,但语气依然从容不迫。
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本题考查前三点。
A项,“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主体对象归纳错误,“独未归”三字流露的是诗人自己不得归去的慨叹。
故选A。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属于赏析题。这样的题型特点一般是题干中先引出某名人对作品的评价,然后让考生简析,即从文本中找到证据。这类题首先提取文本信息(尽量全面)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归纳概括,既包含内容的解读、情感的把握,又要紧扣题干中评价的诗句。要做好本题必须理解评价语“温润为中唐首唱”中“温润”的意思:常用来形容玉,并进一步引申为对温和美好的性格的赞,常用来形容君子,气度不凡,态度谦和,性格沉稳。用来形容诗歌作品风格的话应该是指表情达意不愤慨、不激烈,平和、委婉、淡然、豁达、从容。“中唐首唱”的意思是说在以上风格特色方面属于中唐第一。
①比如首联中作者心有孤独苦闷、厌倦官场世俗却不直言,反而选择在“绿槐垂穗”“乳乌飞”的美景中,给人一种初夏季节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似乎只能从“独”字中隐约感觉出作者的内在情感,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回忆,对白云芳草的钟爱,可见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山居生活的喜爱;
②诗人年岁老迈感觉时光匆匆“与心违”,却在颔联中抓取白云、青草这些美好的自然物象,暗含对比,耐人寻味,对比反差中让我们体会诗人表面冲淡平和,内里却感慨颇多;
③颈联不直接写厌倦官场仕途生活却从与林僧夜坐清谈感觉机会稀少来让读者自己体会诗人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情感态度,可见语气的淡然、从容、平和。
这首诗首联言初夏时分,忽然想起山中隐逸生活的乐趣,可惜公务在身,不能归去。颔联借写时序变化,年华流逝,来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点明主题劝勉归隐之辞,同时也是诗人心曲的表白,是自勉之辞。此诗是一首酬赠诗,借物抒情,表达思归之情,但并未流露哀伤之感,而是笔调轻松,意味醇厚,达到了“中和之美”的较高境界。作者写自己厌倦仕途是出于本性,劝李端坚守初衷是出于真情,正因有如此襟怀,才写出此笔文字,方达到此种境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