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沈蒙和
时隔三年,PISA又来了!
12月3日下午,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队”作为代表的中国,在阅读、数学、科学3项测试中,分别获得分、分、分,取得全部3项科目参测国家(地区)第一的好成绩。
关于PISA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国际认可的第三方框架下,对全世界15岁学生抽样进行的一项综合素养测评,包括学科测评和问卷调查,主要考量义务教育结束前学生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它始于年,每3年一次,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习评价国际项目之一,也为各个国家教育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提供方向。
最新的这一轮“PISA”中,共有79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约60万名初中阶段学生参加测试,他们作为样本代表着所属的国家和地区的逾万学生。与上一轮的72个参评国家和经济体相比,参与地区保持增长。按项目规则,每个参与国家和经济体选择至少名学生参加。
上海曾两度代表中国取得PISA测试的世界第一。之后,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4省市为代表的中国,上一次排在世界第十。此次,中国又重回PISA榜首。
据了解,在中国,继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之后,浙江省首次参加测评。
此轮PISA使用电脑测评,每位学生除参加2小时的测试外,还用时35分钟完成问卷调查,关于学习、学校、家庭、生活和未来规划等,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等也纳入其中。
测试结果显示:
一、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均居参测国家(地区)第一
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上的平均成绩分别为分、分、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我国四省市学生基本素养达标率为参测国家(地区)第一,高水平学生数量总数居于前列。
其中:基本素养达标率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上的能力表现达到基础水平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4.8%、97.6%和97.9%,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
单项素养高水平学生总数方面,参测国家(地区)数学素养达到高水平的学生,21.7%来自我国四省市,排名第一;参测国家(地区)阅读素养达到高水平的学生,13.4%来自我国四省市,排名第二;参测国家(地区)科学素养达到高水平的学生,22.3%来自我国四省市,排名第二;综合素养高水平学生总数方面,PISA将3个领域素养表现均达到高水平的学生定义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我国四省市全面发展学生占参测国家(地区)全面发展学生的比例为25.2%,排名第一。
二、我国四省市教育公平成效显著,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城乡在硬件公平上有所改善,但存在乡镇师资力量薄弱、城乡教师教学技能差异大等问题。
硬件配置较充分,我国四省市学校硬件短缺指数为-0.27,硬件短缺程度低于63个参测国家(地区)。其中,城市学校为-0.35,乡镇学校为-0.20。
乡镇师资短缺问题较为严重,我国四省市师资短缺指数为0.75,高于OECD平均水平,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3位。
其中,城市学校为0.44,乡镇学校为0.98(指数为1是非常短缺)。城乡教师教学技能差异大。我国四省市城乡教师在“运用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热忱”方面差异较大,部分乡镇学校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存在“不善教”和“不乐教”的情况。
校际不均衡发展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四省市阅读领域学生素养的校际差异比为42.0%,按照差异比从大到小排列,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16位,属教育质量高但校际差异大的区域。
三、教师教学方法较先进
因材施教方面(适应性教学),我国四省市教师擅长使用适应性教学策略,适应性教学指数为0.38,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位。
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策略方面(认知激活教学),我国四省市教师的认知激活教学指数为0.56,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3位,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经验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
教师支持学生方面,我国四省市95%以上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支持,教师支持指数为0.36,在阅读素养高分国家(地区)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教学材料方面,我国四省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样且充足的教学材料,学生在课堂阅读中接触到各类材料的机会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小说类作品比其他类型材料多。
四、学生爱好阅读
阅读兴趣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是参测国家(地区)中最喜爱阅读的学生,阅读兴趣指数达0.97,排第1位。
阅读范围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范围广,学生普遍涉猎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24.8%的学生每月多次阅读两种类型的读物,19.2%的学生每月多次阅读三种类型的读物。
五、学生学习时间较长
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按照学习时间长短排序,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位。
单项学习时间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上的平均学习时间分别为4.6小时/周、5.0小时/周、5.5小时/周,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分别排第7位、第8位和第3位。
三项总学习时间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项上的学习时间较长,三项课时占总课时数的47.6%,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17位。
六、学生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幸福感偏低
我国四省市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效率分别为.8分/小时、.0分/小时、.7分/小时,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靠后,分列第44位、第46位、第54位。
我国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指数为-0.19,满意度平均分为6.64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分别排第51位和第61位。
七、家长高度重视学生教育,学生家庭教育资源有保障,情感支持待提高
家庭教育资源方面,我国四省市家庭教育资源指数为0.15,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18位,超过了一些与我国四省市家庭经济水平相当、或更高的国家(地区)。
但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ESCS)仅为-0.67,家庭经济水平整体偏低,表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家长情感支持方面,我国四省市家长情感支持指数为-0.02,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处于中等水平。
据了解,经OECD统一抽样,我国四省市所学校的名学生代表四省市在校生参加了测试,名学校负责人和名教师完成了在线问卷调查,学校参与率为%,学生参与率为99%,教师问卷调查参与率为98%,所有测试数据均由OECD审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