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开始第一次心理咨询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 [复制链接]

1#

也许是我们经历过太多次限时活动,历次考试、排队等公交、候机、求医问诊……

在心理健康咨询上,时间观念不可避免地首先冲击着我们的心防。而对于心理咨询医师而言,来访者最爱问的莫过于:一次咨询花多长时间?

时间是各种重要活动进展的标尺

其实,心理咨询的时间跨度也包含在各项“咨询设置”下,而且是极为关键的一项。

依照同行的问诊经验、咨询双方的舒适度和诊疗伦理综合考虑,通常都将心理咨询设置为一小时。

对于急需获得宽慰、方向指明的来访者而言,这一小时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因为超出一小时的部分,诊疗双方的交谈有效度会大大下降,普通人很难将“有效倾听”的时长维持在50分钟以上。

良好的产出以高水平专注为前提

在高水平专注下维持这么长时间对双方都是一种考验。如果不做好前置准备,心理咨询的效率便大打折扣。那么,在正式开展心理咨询之前,求助者应当知晓哪些内容呢?

如何界定“个体心理咨询”?

当你孤身一人去往心理咨询室求助时,这种咨询诊疗模式即为个体心理咨询。那么,首先应当搞清楚,何为“个体心理咨询”?

沉浸在自我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L.E.Tyler)指出:“心理咨询是一种从事心理上帮助的活动,它集中于自我同一感的成长,以及按照个人意愿进行抉择和作出行动的问题。”

C.H.Patterson称:“心理咨询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咨询师营造心理气氛或条件,使来访者产生变化、做出选择、解决个人问题,并成为有责任的独立个体,从而成为更好的人。”

心理咨询分为个体和团体两类。

是在多人情景下进行的就是团体咨询。通过团体内部的人际交往,促进个体在交互观察自我、多角度探讨和接纳自身,修缮社交,发展并优化帮扶他人的过程。

而个体心理咨询则是比较简单的医患关系,双方一一对应,来访者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下,可以更为自由地进行交谈、倾吐,使被压抑的种种情感得到宣泄、释放,并在医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人格的成长。

个体心理咨询

简而言之,在个体心理咨询的舞台上,演员有且仅有医患两人。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引导性更强,方向感更为精确。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个体心理咨询,因此,在选择是否要选择个体咨询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符合以下条件: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和认知能力;

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例如可耐受一定的情绪波动;

是否具有付费能力,个体心理咨询的人均诊疗费用通常高于团体人均;能否自主安排诊疗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周一次。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是否有较强的、自我改善和修正的动机,是否具有自我觉察和探索的兴趣,愿意尝试各种手段来获益、提升生命的品质。

也就是说,在经历正式咨询之前,先要过自己心里这一关。

怎样评判心理咨询师是否合适?

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是良好问诊过程的开端。疗法对门对路,才能事半功倍。

由于学术传承和诊疗训练的不同,每一位心理咨询师所擅长的咨询技巧都各有偏重。

选咨询师,实际上就是在选疗法。选对了疗法,来访者的配合意愿更高,疗程的推进才会更为顺利。

目前比较主流的心理诊疗理论包括有以下五种。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它假定人内心的痛苦来源于认知障碍。

采用这种疗法,旨在改善人的认知,进而调节情绪及行为,最终提升受诊者的心理状态稳定性。

心理咨询师会有意安排双方的交谈次序及内容,尽可能在有限的诊疗时间中快速定位问题。

一般来说,受诊者对自我的认知在治疗初期并不明晰,因而其问题描述大都是较为模糊的,在纷扰纠缠的线索中抓住主线,需要极高的咨询技巧。

更确切地说,在这种疗法下,心理咨询师的提问技术实际上决定了疗效的天花板,用不可量化、难以评分的问答来引导受诊者进入特定的“阵地”,有助于后者回溯、反应那些平时被自己忽略的问题。

选择这种疗法,需要来访者具有较强的自律与主动性,并且对医师的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又有何特点呢?从年起,以美国为发源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被看作西方心理学继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之外的第三股力量。

这一治疗理论首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