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南大脑科"↑免费订阅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时而干劲满满,
时而自卑到不行,
时而喋喋不休,
时而陷入低迷,
时而嗨起来像人来疯,
低落时只想一个人钻进洞里,
又或者刚刚才疯疯癫癫地大笑,
转身便放声痛哭。
......
人们隐隐察觉到他们有什么不对,但就是说不出来哪里出了问题。
很多人只会认为是性格使然或者当做是对方的生活态度,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病,比如——双相障碍。
正因如此,患有双相障碍的人经常受到误解,被认为是古怪、意志力薄弱,或情绪化的。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性格,也不能随着我们自己的调节好转。
双相障碍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精神疾病,影响范围包括人的思维进程、感觉、情绪和所有身体机能。在过去,它被称为躁郁症,典型症状是情绪在亢奋和抑郁之间来回切换,两种对立状态通常有间隔地循环,甚至混合出现。
双相障碍(抑郁/躁狂)的标志和症状
1
抑郁发作时的常见表现:
感到悲伤或无望
烦躁易怒
低自尊
放弃喜欢的活动
很难集中精力或记住事情
睡眠过多或失眠
想到死或自杀
2
躁狂发作时的常见表现:
体验到极端的欣快
语速比平时快
躁动不安
过度自信
睡眠时间减少
烦躁易怒
思维奔逸
冲动行为
从事高危险活动,比如鲁莽驾驶、*博或过度支出
关于双相障碍的一些事实:
临床表明,双相情感障碍70%的患者在20岁前已经出现症状,但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据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统计,在美国的成年人中,有2.6%的人患有双相障碍。初次出现症状的年龄通常在青春期末期或成年早期,另外有一些人在儿童期或成年后出现症状。
研究者试图寻找准确的病因,但他们认为先天和后天因素各有影响。有双相障碍的父母和兄弟的孩子,患上这类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但是,也有很多有家族史的孩子并没有患病。
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
当前的主要疗法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有好几种处方药被用于双相障碍,包括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当药物不起作用时,也会采用电休克疗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休克疗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但只是治标,不治本,需反复多次治疗以及各种副作用,对患者记忆力有损害。
其实目前治疗双向情感障碍并非没有更好的方式,随着医学临床的进步,双向情感障碍诊疗也有了新的突破,诸如:医院针对双向情感障碍病理首创的“神经节质平衡疗法”该疗法就针对患者紊乱的神经递质进行调整,并且梳理大脑内生理环境,从病根入手,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治疗方式,目前已在临床普遍开展,并颇受患者赞誉。
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带来创造力!
双向情感障碍其实也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很多艺术家或领导者都患有双相障碍,比如海明威。躁狂的发作令他们情绪高涨、心情愉悦,体验到至高的幸福并且充满力量。这时,他们对未来高度乐观,脑子转得飞快且极富创造性,这股力量使他们发挥超常。在轻度躁狂的状态下,他们绽放出过人的天赋。
虽然有时躁狂会带来创造力和高产,
但情绪不稳定对患者却是痛苦经历。
下面摘选几位双相障碍患者的声音:
倾听心声:1
“在外面的时候,我是一个举止成熟的成年人,不会有人怀疑我有什么不对劲。但我确实有双相障碍,并不是你看不见,它就不存在了。这一疾病应该被认真对待。”—ShnayPatriceviaFacebook
倾听心声:2
“我用了半生与双相障碍对抗(从11岁到现在24岁),直到20岁的时候才得以确诊。人们不知道确诊有多难,我曾被全科医生诊断为焦虑和抑郁,并服用抗抑郁药物。不幸的是,这加重了我的病情,直到我遇见一位精神科专家,一切才开始好转。”—Thomsonviaemail
倾听心声:3
“对于很多人而言,双相障碍并不代表什么。双相障碍是大脑中的化学失衡,我们生来如此。我们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事业有成。我通过科学治疗以及顽强的意志征服了它,你也一样可以做到。”—Anonymousviaemail
爱心健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