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治疗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全文共字,读完共需3分钟。共分为三部分:测试题不专业、被测试者的问题、心理测试的目的)
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通过心理测试,我意识到自己的很多问题,也更加了解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以及自己在职业规划中的困难点。
自己从中受益,当然要推荐给朋友。但是身边的朋友都不相信心理测试,大都认为心理测试是骗人的,不准确的!
他们可能是被网上的娱乐性测试影响了。比如:
这些娱乐性测试只是为了娱乐和营销传播,并不算心理测试,更加不能代表心理测试,希望大家不要混为一谈。
还有几个朋友在我的“强迫”下,做了一些心理测试,但他们都觉得心理测试不准。
其实,我做的很多心理测试也是不准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接受心理测试好的结果,而排斥对自己来说糟糕的结果。
对此,我会从测试题和被测试者这两个方面,分析心理测试不准确的原因。
一、测试题不专业
一套专业的心理测试,是由专业的心理研究团队,以特定的心理测试目的为对象,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研究。
并经过大量人员的真实测试,对真实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不断迭代,最终输出成熟的、结果较为准确的心理测试题。
因此,专业的心理测试题,适用于大多数人使用,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准确性不是百分之百的,我们需要辨证地看的结果。
毕竟,人的多样性并不可能限制在一套心理测试中。
1、问题不专业
有很多心理测试的问题是不够专业的,并不是通过问题了解到一个人的某些信息,甚至会有误导作用。例如:
另外,心理测试的问题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整合到一起,可以系统地了解到一个人的某方面信息。
但不专业的心理问题只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例如:
还有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数量过于少,并不能清晰地得出关于一个人的结论。例如:
2、选项不严谨
我们在做一些心理测试时,有的选项有2个,有的有4个,有的有6个,有的没有我们的选项。
选项的不严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心理测试题的专业程度。
因为很多问题的答案,程度不同,有的偶尔,有的经常,有的很少,有的较多。
如果通过“是”或“否”来判定答案,一定会导致测试结果有偏差。
3、结果不专业
我们很多人在网上测试做的测试题,做了半小时,得出的结果却很简单。问题很专业,测试结果不专业的情况,很常见。
因为测试结果的判定与详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测试问题一起去研究。
专业的测试结果是详细的、客观的、中肯的,值得你反复阅读和分析的。
64道题,每道题有4个答案,答案的排列组合为4的64次方。
很多网站的测试题走捷径,只放了问题,没有结果。如果要放结果,需要网站通过技术去实现,将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金钱成本。
因此,很多网站干脆只放问题,来增加网站的点击量。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有靠谱的途径,可以花个九块九,买一个有专业测试结果的,要比你做网上免费的测试题节省时间。
二、被测试者的问题
1、不了解自己
我们习惯于去评价他人,却从不知如何去评价自己。
还未觉醒的人,容易被情感脑所控制,喜欢从主观角度去看待世界、以及身边的人。自己作为上帝,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庐山”,要学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自己,要学习了解自己言行背后的心理。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忙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他人的问题,几乎不曾解答过关于自己的问题。比如: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优劣势是什么?
这些问题好像是面试时才会遇到的。我们为了得到工作机会,而回答的都是对我们有利的结果,但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和分析。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人间清醒,看清了社会上的人和事,却唯独看不清自己。
我们身边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只是情绪脑的奴隶。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放不下手机、为什么在乎他人的看法。。。。。
了解自己是觉醒的第一步。只有了解自己之后,你才能看清自己与社会的边界,更加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
2、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
从我上大学开始,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乐观活泼、有亲和力、的人,跟他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我认为:他人都喜欢跟我这样的人做朋友。
直到工作之后,“朋友”说他们私下讨论我,认为我很奇怪、总喜欢问一些奇怪的问题,给人的感觉也很强势。
当时我真的很震惊。就像当初我们相信,后来才知道才是正确的。那种颠覆世界观的感觉,一时间竟有点难以置信。
还有一次,老板跟我谈话,希望我多跟其他同事交流,私下多一起吃饭,不要总是独来独往。
又一次让我感到震惊,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合群,和大家又聊得来,发自内心的喜欢公司的同事。结果,在他人眼里,我竟然是喜欢独来独往的人!!!
我只不过按照自己的风格,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此之后,我开始了解自己,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但并不是否定自己。他人对你的评价,只是帮助你了解自己。
因此,当你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差,就算是专业的心理测试,结果也会不准确,因为那不是真的你。
PS:以上提到的他人对我的看法,我并不认为是缺点,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事特立独行,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不会为了合群或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去讨好他人或者跟他人保持一致。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3、刻意选择“好”的选项
我们在做心理测试时,基本能看出来哪些答案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我们很多人会偏向于选择好的,就如面试时,回答对我们有利的结果。因此,很多人回答问题,并不是按照实际情况,而是往“好”的方向。
但是“好的”选项,并不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我们又只能接受好的结果时,自然认为测试结果不准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如果你任何问题都朝着“优秀”的方向回答,那结果一定会不尽人意。
心理测试是识别人的独特性,个性和特质,一味的追求“优秀”,只会让你丧失自己的个性,成为测试结果中的蜜蜂人(勤奋吃苦、打工小能手),或者是管理者(执行力强、不懂创新、不谙人情世故)。
三、心理测试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有切身体会。心理测试只是一个辅助我们了解自己的,需要客观分析,辨证地看待结果。
心理测试的目的不是结果,而是回答问题本身。当你在看到问题时,对自己的思考,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分析,帮助你了解自己才是心理测试的根本目的。
有些心理测试的结果,可能并不能帮助你得到些什么,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自己的认识,那便是自己的收获。
希望大家在通过专业的渠道,去找心理测试题,少做一些娱乐性测试。也可以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哦。
晨曦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