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口7个人的31天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专治医院 http://m.39.net/pf/a_4651553.html

8月19日,南京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江宁区禄口街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该街道继续实施7天过渡期管理。这是?口街道乃至整个南京全面阻击此次疫情传播的第31天,至此,南京全域恢复为低风险地区。

7月20日,南京?口国际机场公布检测出9份新冠病*阳性样本,南京疫情防控阻击战由此打响。

从空中俯瞰,面积平方公里的?口街道把禄口机场围在中间。南京首批公布的9例阳性样本中,8例来自?口街道居民。整个街道常住人口13.5万左右,有机场从业人员近人,加上家属近万人。

如果说禄口机场是此次阻击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那么?口可以说是与疫情短兵相接的最前方。

31天,从高风险回归低风险,战疫最前方发生了什么?

他们的31天,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

1

苏皖两省交界处,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风景如画的溧塘村。这里是禄口街道,也是南京的南大门。因为离禄口机场仅6公里,这个有户、人的小村,就有人在机场工作,干保洁员、服务员、搬运工,占了近水楼台之利。

正是因为挨得近、联系多,当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溧塘村的紧张可以想象。

第一场考试,很快到来。7月20日深夜10点,禄口街道指令通过电话到达溧塘村:一个小时做好准备,连夜全员核酸检测!这怎么搞啊?在溧塘村干了10年村支书的阮灿树,很快定下神快速出招:

场地,放在村里社区服务中心,在一个平方米的车棚里。看不见怎么办?天热怎么办?找企业,借来6台大风扇、6盏镁光灯,安排电工马上接线,让灯亮起来、电风扇吹起来。

人怎么来?让15名村干部、十几名志愿者,到5个自然村挨家挨户敲门通知,不能一起喊来,错时叫人,轮流来做检测。

“只用了40分钟,场地准备好了。区里10名医护人员,也赶到了。”这个夜晚的细节,阮灿树记得很清楚。

第二天凌晨1点20分,核酸检测开始。第一次做核酸检测,村民心里很紧张,又急着做完回家睡觉。医护人员从2组变成4组,最后调成6组,同时采样,但还是快不起来。因为村民个人信息,要靠志愿者手写登记;中途试管用完了,又医院拿,耽误了一个半小时。

这个夏夜,溧塘村整夜无眠,到清晨7点半,核酸检测做完了。阮灿树真想在哪儿坐下喘口气。

他没时间去喘息调整,新的任务很快来了。溧塘村所辖铜山端自然村,1名机场工作人员确诊为阳性病例,这名保洁员之前回村打牌,产生5名“密接”、8名“次密接”。气氛更加紧张。必须立即设卡口,对铜山端90户、人实行封闭管理!设置3个看守点、1处卡口,阮灿树一直忙到深夜。他电话找来30多个*员、志愿者,安排他们分工布置现场,又叫人上网租来4个集装箱。“租金倒不贵,每个一天几块钱,运送、安装倒花了两三千元。”他说,全村后来共设11个卡口,租了11个集装箱。

这些铁打的大箱子,真的派上大用场:既能当仓库,放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又能当临时宿舍,让值守人员轮流进去补补精神。

7月26日,溧塘村另一个自然村南夏村发现1例确诊病例。当天,全村封闭。

7月29日,禄口街道全域成为高风险地区,溧塘村整村封闭,“不进不出”。

这一个月,阮灿树一次次经历“紧急时刻”。7月29日晚6点,禄口地区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下称“指挥部”)打来电话,要求摸排核实机场工作人员及家属信息,当晚10点前上报。在机场上班的人,相互熟悉,找到这个,问出下一个,滚雪球一般,三四个小时核实到个人,涉及80多户。

新的指令很快到来:名单上的人,每户只留1人,其他马上转运隔离。阮灿树赶紧安排社区干部,一家一家打电话,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是对大家负责”“早日隔离,早日回家”……这样的话,有些村民很难听进去,他们不愿离家,有困惑,也有大大小小的困难。留下的老人没人照顾,年幼的孩子不会做饭,地里的庄稼、圈里的猪、鸡鸭,甚至猫和狗,交给谁来管,他们都要一个答案。

“我负责铜山端20户,电话打了两三个小时。”根据实际情况,阮灿树连夜向上面打报告,最终有8户获准留村居家隔离。

带着几分忐忑,当夜11点,溧塘村名村民赶到等车点,等到第二天凌晨两点,陆续登车前往指定地点集中隔离。看着转运村民的大巴离去,阮灿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时间已是凌晨4点半。

这一夜,他忘记饥饿劳累,接打一个个电话,穿着防护服,在三个停车点来回奔波,和十几名*员干部一道,变着法子,安慰因为等待而变得焦急的村民。

这样的场景,此后又有几次。这一个月,溧塘村转运隔离人。

非常时期,总有非常感动。“7月30日,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前一天晚上,我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