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工智能需要情感吗
TUhjnbcbe - 2023/8/11 21:48:00

生物智能

地球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命。

宽吻海豚,与人类有着相似的庞大复杂的大脑,它能够理解数字的连续性甚至对数字之间的区别。它们拥有与大象、类人猿和人类同等程度的自我意识。这些鲸类可以通过手语学习和理解基本概念,并通过行为对其作出反应。除了鲸类动物,大象和类人猿长期以来也是拥有高度感知能力的生物。

曾有心理学家在年设计了“镜子测试”:一个自我认知能力的测试,它基于动物是否有能力辨别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大多数动物,包括狗,都倾向于认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他者”。但是类人猿、大象和鲸类动物经常通过镜像测试。

在那之前,人们认为,类人猿不断进化的大脑,是这个自我识别的关键。

人工智能

说完生物智能,现在来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1、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计算机中智能行为的模拟。2、机器模仿人类智能行为的能力。

人工智能在过去60年的主要进步体现在3个领域:机器学习、搜索算法和统计分析。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上述情况持续了将近五十年,而不断缩小的晶体管推动了很多技术的发展。但摩尔定律已经碰了壁,因为为了跟上业务和科学需求的步伐,创新是必要的。IBM曾在年年中推出了16和17量子位的量子处理器,目标是在几年内达到50量子位。这项技术有潜力让我们开发出比现在强大数百万倍的计算机。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最终目标是:创建一个不但能学习任何新任务,且能够推断基本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专家们普遍认为HLMI(在大多数智力任务上都优于人类)可以在60年内实现。

然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这种人工智能就可以自由地通过递归的自我改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许再过30年,它就会达到“超级智能”的状态。在这个层面上,人工智能相当于人类所有已知知识库中的一个世界级大脑:一个无所不知的“神”。它很可能能够解决人类永远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引领技术进步的新*金时代。

过去几十年的神经网络模拟实验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切会发生的情况。虽然这项工作是在软件领域进行的,但需要实际的硬件才能制造出类似于人脑的东西。

人工智能和情感

当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它只会感受到快乐或痛苦的感觉。随着孩子的成长,与他人的互动形成了情感的实际概念,并将这些概念与知觉联系起来。

这也仅仅一种理论,但并没有确定为科学事实,如“内啡肽的释放会产生兴奋的感觉”。然而,在人类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过程。比如父母的关爱下长大的孩子和缺少关爱的孩子之间的区别,毫无疑问,培养会影响人类情感的形成。

那么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情感并能更好地理解我们,那能否使它们成为更好的工具?如果机器真的有了情感,拥有了自我意识,并能为自己制造情绪的话——

那么我们真的会想要能够感受到愤怒、嫉妒或背叛的工具吗?

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工智能需要情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