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在家的时候,要是我觉得嗓子痒痒,得赶紧跑到卧室,关上门,抱上枕头,再咳嗽。这样,她就听不见我咳嗽了,就不会唧唧歪歪的唠叨、指责:早告诉你要多穿点,你就是不听……(此处省略一万字)
我深刻地知道,妈妈爱我,她的埋怨、唠叨都是出于爱我,但是我依旧会感到烦躁,为了避免冲突,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让她知道。
因此,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最大的危机,她都不知道。——因为我不愿意在自己最难的时候,还要听到别人的指责和埋怨。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最爱我,愿意为我付出一切的妈妈,却没法跟我说上半句好话。
多年以后,我自己有了孩子,才发现我也这么说话。
当孩子感冒了、咳嗽了,我皱着眉头骂:“跟你说要穿秋裤,就是不肯,冻着了吧!……”
当孩子作业到半夜还没写完,自己着急得直哭,我冲孩子大吼大叫:“谁让你不抓紧时间!活该!……”
当孩子淘气乱跑摔破了腿,流了好多血,我生气的喊:“让你跑,把自己摔残了才算完?”
我把关心、心疼、着急全部用一种愤怒、吼叫的方式表达,于是孩子也不愿意跟我说话,不愿意告诉我任何事情,就像我不会告诉我妈一样。
又过了一些年,我才明白,这在心理学上,叫:述情障碍。
对孩子的伤害
“述情障碍”指的是没办法感知自己的细腻的情感,更没办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原先以为,这只是妈妈情感粗糙,不太会说话,顶多也就算个“情商低”,但事实上,述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说话不好听”那么简单。
妈妈的“不会说话”,不但与孩子的抑郁情绪、行为问题相关,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的述情障碍,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正相关性,并发表在年的学术期刊《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上。
为什么如此严重?
因为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情感支撑,就像一个避风港,当小船在外遇到风暴时,它可以有个地方躲风雨。但是,如果避风港里有个大炮,总是对着来避风的小船一顿猛轰,原本已经在风暴中摇摇欲坠的小船,再遇到妈妈的“嘴炮”,结果恐怕就只有沉船了。
因此,当孩子或者老公抱怨:“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总埋怨我”、“永远是我的错”的时候,请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表达了真实的情感,是否把关心和爱,都用愤怒来表达?
细化情感颗粒度
小测试:请说出20个表示情绪的词语,如:开心、生气等等。
您能说几个关于情绪的词语?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