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常用记忆术的是()。
A.笔记批注法
B.简缩歌诀法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法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3.国庆长假期间,住在学校宿舍的初二学生小张自行到学校温习功课,在楼梯口踏空失足摔伤。该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A.小张所在学校
B.小张本人
C.小张监护人
D.小张及其监护人
4.家长已明确告知小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是老师并没有阻止小明参加米测试,结果至其在测试中倒地猝死,该教师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
B.不违法,但负有道义责任
C.属于不作为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5.林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研究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A本题考查的是记忆术。记忆术,即把那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记住的信息“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主要包括:(1)位置记忆法。(2)缩简和编歌诀。二十四节气歌。(3)谐音联想法。(4)关键词法。(5)视觉想象。B、C、D选项都属于常用的记忆术。故本题选A。
2.D本题考查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中,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的思想,认知结构理论是布鲁纳的思想,教学与发展理论是赞科夫的思想。故本题选D。
3.B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如上第三款规定,题干中由于小张失足摔伤是在国庆长假期间发生的,因此学校不承担责任。应由本人承担责任。故本题选B。
4.A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监护人发现被监护人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对已知的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