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吴晓媛分析情感心理学分析之大学生恋爱普遍
TUhjnbcbe - 2023/10/6 19:07:00

: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及大学生谈恋爱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社会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有时我们往往只看到其中的一面,甚至走向极端。我认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有利也有弊。

01耳听为虚,眼见就一定为实吗?

论点一:错觉

三原色:红、绿、蓝

在我们所认知的视觉领域,当及其颜色鲜明的时候,我们会认定他很耀眼,或者太过前卫;

当我们看见颜色暗淡的时候,第一感觉会觉得,这个颜色很低调不张扬;

但是这是一种错觉,任何的颜色进行调和与搭配后,会有一种综合属性,所以单一对颜色的看法是不严谨也不正确的错觉反应,请看晓媛以下分析:

加法原则:

结论一:

当一个鲜明的颜色搭配一个暗淡的颜色的时候,他们所调和的颜色并非是极端的,而是综合的颜色规律;

当两种极端颜色搭配一起的时候,所调和的结果反而是两种色相中最低级的颜色属性,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刺眼另类;

当三种不同属性的颜色混合,人的潜意识会认定这很模糊,一定是复杂的颜色,可实际恰恰相反,反而会是白色的属性。

(1)情绪+智力=女生+男生=(普遍女生的情感情绪程度会高于相对科学论断男性的智力会高于女性而言),就如同视觉分析,反而智力高的一方他的情绪和感情变化会和我们视觉看见的不一样,反而是弱势颜色的这方在情绪上和情商上会略高;

(2)心理压力+性别=男性+女性=(恋爱心理压力在性别和生源地两个变量上皆差异显著,且男生的恋爱心理压力要略高于女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要比来自城市的略高一些);

总结:结合上述论点,研究两者关系发现,情绪智力高的人,恋爱心理压力小。

02味觉

:情侣:恋爱-爱情-关系-利弊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爱情萌发的那一天。

酸-舌头两侧

甜-舌尖

苦-舌根

咸-整个舌头

吴晓媛分析对情侣来讲:

初入大学=酸也就是舌头两侧的一种体会;

当陷入一段感情的时候,那么刚触及是甜-舌尖的体会;

但想爱情不等于就拥有爱情,拥有爱情不等于就会幸福与快乐,这就是苦,来自舌根的反馈;

最后,严谨而言,对于毕业也好就业也好异地也好,多半情侣到最后会尝到的滋味来自于这个舌头,就是眼泪的味道,晓媛定义为咸。

03压力

當代大学生存在很大的恋爱心理压力,如学习的压力、性爱的压力等。而产生这么大的恋爱压力有很多原因,有研究者就研究了众多原因中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结果发现二者皆与恋爱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相关。

 情绪智力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在年提出,指个体认识表达、分析理解、调节运用情绪的能力,用于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根据Golnelna的界定,情绪智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认知自已的情绪的能力;

(2)自我情感的管理;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认知、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5)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并且他认为,传统智力测验只能解释影响个人成功的所有因素中的20%,而其他因素就可以用情绪智力来解释。

04那么大学生在校谈恋爱有利还是有弊呢?

一般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大学生谈恋爱以三、四年级居多,一、二年级比较少。现在许多大学生入学后不久就纷纷坠入爱河,出现了恋爱群体低龄化的趋势。据调查大一、大二恋爱人数分别占该年级参加调查的人数的12%与26%。

在大学这个主要由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小社会中,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由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转化为在爱河中公开徜徉,进而成为校园内众生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尽管学校并不提倡学生恋爱,但是在学生们看来,这并不能影响他们发展恋爱关系。有些同学将恋爱作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并且以此为荣,更有甚者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

这里有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

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

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

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恋爱绝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05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二、三年级以43.4%和44.4%的认可率被认为是恋爱发生的集中年级,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则被认为是恋爱发生最为集中的学院。

45.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

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式重压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

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

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而在恋爱中则有人来共同分担茫然、沮丧的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大部分正在恋爱的人也承认,或多或少的存在“找依靠”的心理。

06大学生情绪智力、恋爱心理压力的人口变量学差异分析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较高,恋爱心理压力较低。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大体相一致的。

与同龄大学生相比,男生显然没有女生心理成熟,因此,在调节情绪方面,女生能更好的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且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男生通常被认为应该更加坚强勇敢、勇于承担责任,在面对挫折和困难要有承担力,而且不能轻易流露情感。

而女生常常被认为应该善解人意、多关心体谅他人。

并且在情绪表达方面,女生也要高于男生,更加善于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07而造成恋爱心理压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在面对压力是,女生可以选择的释放压力的途径更加多样,比如跑步、逛街、大哭等;

而男生相对自尊心较强,很多情绪通常不会表现得过于明显,内心隐藏的痛苦压力不知道怎么释放,忍耐的时间越长,压力积聚的负能量也越大,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上进行检验。

结果发现恋爱心理压力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显著:

其中来自家庭环境不富裕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要高于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压力。

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情绪智力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而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在生源地变量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且来自富裕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要高于来自家庭环境不富裕的大学生。

08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之间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对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恋爱心理压力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也即大学生情绪智力越高,恋爱心理压力越小。为了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的预测作用,以大学生情绪智力为自变量,恋爱心理压力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解释量达21.9%。这表明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确实有影响,是反向的预测作用,但是这个影响作用十分有限。

结论

(1)情绪智力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恋爱心理压力在性别和生源地两个变量上皆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具有负向地预测作用,但这个影响作用十分有限十分有限。

最后送给当代的大学生几句话:

1.你仍旧是少年你可以像玫瑰一样热烈美艳芳香四溢你也可以立起荆棘在贫瘠之地蓦然盛开

2.风透过迷惘吹进少年的梦,那三行情诗里的话一不小心记了许多年

3.枯*的梧桐落叶载着少年时代,未落幕的心动秋风阵阵吹过,带着酸涩而短暂的暗恋

4.祝少年不老,祝爱情和自尊两全,祝所有想触碰又缩回的手最终都能牵在一起

5.操场上的风和他的眼神成了我的整个夏天

6.高三那年,和你一起下楼梯,遇到同学问干嘛去啊,你随口的一句私奔啊,我记了好多年

7.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地方是篮球场是图书馆是课间时的走廊是教室里靠窗的后排是你我杯子并排放的开水房是夜晚学校外围路灯下的环校路是你

8.草稿纸上不只是数学演算公式,还有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的名字

9.夏天傍晚的教室手臂总是粘在卷子上余晖透过玻璃印在黑板上下课还要站起来晾晾裤子这大概就是青春

10.青春很美好,青春很短暂!等你明白的时候就只能追忆青春了!

------本章(完)

作者:吴晓媛vickey静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晓媛分析情感心理学分析之大学生恋爱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