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因为第一次去男友家没洗碗,我被分手
TUhjnbcbe - 2024/6/25 16:38:00

文/爱笑的蜡笔

来源/怀左同学

前几天,闺蜜“被分手”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愤慨与委屈。

“凭什么?就因为我第一次去他家没洗碗?”

我听了一脸懵,即将谈婚论嫁的他们,竟会遇上这样的幺蛾子。

“吃完晚饭,男票给我使了个眼色,还朝桌上的剩菜残羹努了努嘴。我就当作没看见,心想,毕竟我是客人,哪有让客人洗碗的道理。”

“你男票和他家人的反应呢?”我急忙问。

“男票有点不高兴,但叔叔阿姨还挺好的,叔叔洗了水果陪我聊天,阿姨去厨房忙活了,还问我吃不吃得惯。”

“没想到回家之后,他就要和我分手,说他娶的是一起过日子的人,不是用来供着的姑奶奶。但凭什么,我要去讨好他的父母?

我实在是想不通,更气不过,几年的感情,就这样没了?分了就分了,就当我这几年的青春喂了狗。你看不上我,我还不稀罕你呢!”

01

闺蜜是一个真诚率真、没有一丝矫情的人,又或者说,是个有些笨拙的人。

她不会说漂亮话,但对人却是掏心掏肺的好。这样的性格,她男朋友不可能不知。

之所以要分手,大概率与他父母的施压有关。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轻,实则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暗流汹涌。

洗不洗碗,就是他们设下的一个测试题。因为闺蜜的答案不及格,只能淘汰出局。

真正令我寒心的是她男朋友,他是否有站出来为闺蜜说话呢?

又或者,他做了很多辩解,却依旧无能为力。即使是深爱了几年的女朋友,也不得不被父母勒令分开。若是卑微至此,我只觉悲凉和心酸。

或许他一开始就知道这是父母对女朋友的考验,即使他作了弊、泄了题,但我闺蜜活生生地成了“猪队友”。

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儿女私情。

拿我们熟悉的“彩礼”来说,看似在给新娘标定价码,让婚姻有点像买卖。事实上,是通过经济上的往来,将两个人的感情扩大至各自的亲属圈。

南非土人中的Lobola风俗便是如此。一个男子在娶妻前,他的父亲要送女家一群牛,这群牛就称作Lobola。这群牛里既有男方自家的,也有他亲属送来的。女方家长,则要把这些牛分给亲属们。

女方若要离婚,则需把以前所收到的牛一条不错地退回去,不但数量上要相等,而且得是男方之前送来的牛。

Lobola与其说是新娘的价钱,不如说是维持婚姻关系的一笔押款。毕竟,这些牛不能当作商品在市场出售。

让这段婚姻尽可能地牵连更多的人,就是希望借助外界的力量,更好地维护婚姻的稳定。

这种力量本应起正向作用,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婚姻的助推器反成了某种阻碍。就像为了保护园中的花草,特意请了木匠来帮忙筑篱笆,结果,他反而不小心把花踩死了。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焦仲卿与刘兰芝,甚至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古今中外,太多爱情悲剧皆源于无法得到父母的祝福。

蒋方舟说,“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越是谦卑,只会让不看好你的人,越欢脱地蹂躏你的自尊。

婆媳矛盾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的老大难问题,就是因为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傻乎乎的闺蜜看似在这段感情中处于弱势,感情被强制地按下了暂停键,但至少,她能硬气地放手,我反而觉得庆幸。

因为真正嫁了过去,今天或许是因为洗碗,明天可能会因为带娃,她只能在家庭的夹缝中艰难挣扎。

02

洗不洗碗,似乎已经成了继“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水里,该救谁”后的另一两难命题,女生既想得到男朋友家人的认同,又担心这种姿态会让自己处于弱势。

我想起了小时候听到的一个故事。

村子里有一对兄弟,老大是个热心肠,邻居们需要帮忙时,永远有求必应。老二恰恰相反,好吃懒做,谁找他帮忙都不应。

有一次村里打井,老大有事不能来,让老二去帮忙。

当晚,老大不经意间听到了邻居们的闲聊:“老二人真的挺好,干活也勤快,老大关键时刻掉链子,还是老二靠谱。”

老大简直成了冤大头,他只不过一次没去,到头来反被责备。倒是常常偷懒的老二,受到了人们的夸赞。

若是一开始给了别人过高的期待,一旦做得稍微不如人意,就会招致埋怨。

第一次见男友家人就立下了贤惠的美名,之后反会被这个虚名捆绑,甚至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她若是啥都不做,心里似乎又过意不去。

老人们做一桌子菜已是辛苦,晚辈怎能坐享其成,吃完嘴一抹,看着人家忙活?更何况有极大可能会成为儿媳,给人家留下好吃懒做的印象也不太好。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洗还是不洗呢?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有人说,现代人真麻烦,洗个碗都这样斗智斗勇,将来的日子会过成啥样!

还有人说,最好的办法是去外面吃,或者早早在家备下洗碗机,省却各种纠结。

这些回答看似机智,实则是逃避问题。

“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洗碗时的两难,看着是问题,亦是识人观人的好机会。

女生之所以会纠结,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了被考验的被动位置上。

她们绝对想不到,洗碗并不是单向测试,而是双向选择。

要不要洗碗,体现了女生的教养,也反映了男方的家风。

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去男友家,你首先是客人,然后才是晚辈。有了这条准则,才能透过现象看实质。

洗不洗碗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对方的反馈。

如果未来的婆婆阻止你去洗碗,说明她有基本的待客之礼。这一举动,还能反映男方家庭对你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你是否有足够的尊重。顺道,你还能借机考察考察男朋友。

洗不洗碗,其实有套路可循,最好的方式是“点到为止”:“阿姨,你和叔叔做饭辛苦啦,我来帮忙吧”,未来的婆婆立马抢过你手中的碗“不用,你快去坐着吧。”

如果你想更入戏一点,还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上演一场我们小时候过年时大人们演得不亦乐乎的“红包推搡大戏”。

那时的我超想把红包拿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可爸妈就是不让接,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到了我手里。

何必呢?那时的我,觉得大人真是既奇怪又麻烦。

长大才明白,不管最终是否拿到了红包,推来推去的过程都必不可少。

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是基本的礼数,直接伸手就拿,反而无礼。

洗碗亦是如此,晚辈的姿态不能放太低,但主动的态度必须要有。

03

当然,如果你演戏太过真诚,未来的婆婆都被你打动了,那就只得假戏真做。

但别担心,真正摊上事的绝不是你,而是你男朋友。他究竟是默默让你一个人去洗,还是主动帮你一起把碗洗好?

知乎上有些网友的答案,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应答,还顺带撒我一大把狗粮。

我老公来我家,我洗碗;我去我老公家,我老公洗碗。作为儿子和老公,要拎得清,既不能委屈媳妇儿,也不能让老妈没面儿。所以以后我儿子带女票回家,儿子洗碗。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的时候,吃完饭他让我主动表现提出洗碗,刚开始他爸妈推辞,后来我不太记得是如何发展的,只记得我们两个人留在厨房。碗是他洗的,他在家从来不洗碗,他告诉他爸妈碗是我刷的。哈哈,至今还能回忆起我坐着,他洗碗的场景。

媳妇是要宠的,但也不能委屈了老妈。给媳妇带小抄,还不能被爸妈发现。

这些有胆识的男同胞们主动站了出来,自愿做两者间的缓冲板与粘合剂。

这让我想起了综艺《婆婆和妈妈》中的姜潮。当时姜潮妈妈和妻子麦迪娜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些争执,麦迪娜借故带孩子去洗手,顺道冷静冷静。

姜潮见状赶紧跟了过来,姜潮大声说:“妈说什么就是什么”,故意让妈妈听到。镜头一转,姜妈小声嘀咕,“那也不对”。

借着房间的掩护,姜潮和妻子说起了悄悄话:“当妈妈面,你就说好的,听妈妈的”。

麦迪娜义正言辞:“不对的东西,我不会妥协。”

姜潮没有反驳,耐心地说“妈妈是老人家,我们尊重她一下”,麦迪娜则笑着说了句“知道”。

姜潮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继续巩固战果:“生气了的话,你不爽,你过来向我发脾气,你这样打我”,一边说一边把嘴打得啪啪响,还温柔地亲了她脸颊。

那一刻,麦迪娜甜甜地笑了,怒气全无。

特别喜欢姜潮和麦迪娜的相处状态,一个宠溺耐心,一个通情达理。更难得的是,在婚姻的小船上,他们俩才是真正的掌舵手,且能齐心协力共同面对风浪。

解决婆媳矛盾的核心秘诀,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味妥协,毫无原则。在关键问题上,绝不能含糊打哈哈。

一次,袁弘的妻子张歆艺小心翼翼地提出,想在孩子6到8个月的时候断奶,然后她和袁弘轮流出去工作。

婆婆听了不大高兴,说“我觉得这个带孩子,应该还是母亲为主多一些吧?”

袁弘赶紧力挺老婆,“老公在外工作留老婆一个人在家,家庭会失去平衡,最后的下场基本就是离婚,孩子的成长也会因此出很多问题……”。

袁弘表现出的态度坚决明确,有理有据,婆婆自然不好再多说。

如此看来,那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老话甚是有理。真的大丈夫,既得在妈妈和媳妇的夹缝中猥琐发育,还能“路见不平一声吼”主持公道。

04

在写文之前,我特意问了问好朋友,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洗不洗碗的问题。

他说女生不用洗碗,因为是客。但第一次去女朋友家,男生应该洗碗。

这个回答有点意思,可男生去女方家不也是客嘛?我表示很疑惑。

他淡淡地打出了几个字:“非也……因有求于人。”

想想也是,要把父母辛辛苦苦养了几十年的宝贝拐走,不低声下气一点,人家凭啥心甘情愿地将女儿交给你?

他这一席话,反倒解了我之前的一个疑惑。

爱情和婚姻,本质上是双方资源的一种交换。

这也难怪热恋中的情侣最爱问对方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我?”通过对方的回答,知晓自己的优势资源究竟是哪些方面,以此获得某种安全感。

在亲密关系中,情感也可以成为一种资源。在感情中的付出程度,同样也会左右权力格局。

于是有人借此总结出醒世箴言:感情这事别太认真,你先认真你就输了。也别太主动,你越主动,在关系里就越被动。

这话初听起来挺有道理,一个人投入得越多,他在感情中貌似就越卑微,比如舔狗。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软肋,我们岂不是不敢在爱情中付出了?

仔细想想,这名言其实挺扯。

舔狗之所以成为舔狗,真的是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吗?

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的资源极其匮乏。他的付出不过是感动了自己,在对方看来,其实毫无价值。人们只会对看不上的东西肆意践踏,不带一点心疼。

就像一个商品,附加值不高,就只能薄利多销。但若拎出某个商品,价值其实少得可怜。

谁都不想在一段感情中处于卑微的劣势,那是否就意味着,权力越大越好呢?

其实不然。关系治疗师TerryReal说,在亲密关系中掌握过多权力的人会赢得这场战斗(battle),但会输掉这场战争(war)。

就像脱口秀演员程璐与妻子离婚,他在节目中调侃自己辩论的结果是:“我赢了,家没了。”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真正的对手并不是我们的伴侣,而是那些妨碍彼此变得亲密的人与事。

有学者研究发现,当男性放弃了他们优越的权力,比如发号施令,女性的幸福程度增加了,冲突数量、婚姻问题和离婚倾向大大减少;而男性也比在原来的关系中更幸福,不太想要离婚。

所以,两个人更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否认权力控制的存在,但完全能通过共同努力,使其成为促进关系发展的“良性控制”。

只有那些超越权力之争,真诚投入关系中,并体验到幸福感的人,才会成为感情里真正的赢家。

愿你有幸福美满的爱情,也愿你有足够多的笃定,不必为是否需要洗碗而纠结。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为第一次去男友家没洗碗,我被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