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闹分手离婚不要急着换人试着提高爱的能
TUhjnbcbe - 2024/7/7 17:52:00

01与其换人,不如换一种方式相爱

人生而追求爱,爱情的甜蜜,谁都心驰神往。但是,这条本应铺满鲜花的道路,却意外地遍布荆棘。

前一段时间,电视剧《三十而已》爆火,可是三个女主角,在感情上都遇到了挫折。

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没想到闹分手,还是这么难堪。

早早结婚的,早早离了婚,婚姻登记处,不该跑太多趟。

有孩子的,也许连带着懵懂的孩童,一起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

张爱玲说:

“我曾经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即便是优秀的男性或女性,在职场上或呼风唤雨,或独当一面。在遇到感情问题时,也会愁肠百结,无所适从。

甚至更可怕的,外表上的两个成年人,吵架斗嘴,扯谎动手……就像是几百斤的“大孩子”,玩着长大版的“过家家”。

有感觉就在一起,没感觉了就换人。难道爱情就是一阵风,各凭“本能”,肆意地来了又去吗?

开车上路前,我们要学习驾驶技能。职场中,我们要“持证上岗”。

步入婚姻、家庭,特别是为人夫妻、父母,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没有人能够无师自通。

开始一段亲密关系,需要用心经营。甚至可以说,它的难度,所需的技能、投入的精力,并不比其他来的轻松。

“与其苦苦寻找,不如自己变得更好。与其换人,不如换一种方式相爱。”

《爱的五种能力——爱情与婚姻中的情商课》,赵永久在扉页中如是说。

“爱的五种能力”,是这个即将来到的七夕,我们推荐给所有期待爱、愿意去经营爱的人的一份“礼物”。

02向内找

赵永久的婚姻是“不幸”的。

结婚的第2年,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和妻子的争吵、掐架,已经激烈到过不下去。

甚至在睡梦中,妻子都会摁住他,大喊:

“我恨你,我恨你!”

从相爱走到“相杀”,让赵永久绝望。

他安慰自己,委屈自己,忍受到孩子成年,然后离婚,各自安好。

然而当他醒悟到一个问题后,婚姻发生了质的改变。

在一次参加团队活动时,他的小组输了。

老师点评他:

“你不听别人说话,相信自己是对的。那么自我,怎么会不失败?”“如果你结了婚,这样的性格,估计也幸福不到哪里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开始观察自己和妻子的互动方式,发现大部分的问题在于自己的指责。

比如太太健忘,他便急躁,控制不住自己,于是言语攻击。结果是对方也不依不饶,抵触反抗。

然而实际上,吵架、冲突,陷入情绪化的两人,能够解决这个引起争执的“健忘”问题吗?

当然不能。

一项心理研究表明,安静的空间环境,无压力、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记忆、学习,用在情感中,同样的体验下,人们也会更好地向内反省、获得成长。

赵永久仔细思考太太之所以“丢三落四”,是因为从小养尊处优,在父母面前从不需要操心家务。而嫁给他之后,琐事太多,总是力不从心,才会健忘。

她不懂得自己这样不好吗?自然知道。她也会自责。但当赵永久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她的时候,她心里觉得自己辛苦,还不被理解,委屈之余,启动自我保护。

互不相让,互不体谅的两个人,就因为这样的“小事”陷入了无休止的“混战”。幸而,赵永久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挽回了并不至于终结的婚姻。

爱的第一种能力,是向内反省,做好情绪管理。

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习去驾驭情绪这“烈马”,以一种平静的状态,去反思自己的过失,避免对他人的过分苛责。

去改善自己的言行,做到正向沟通,学着去接纳对方的不完美。

03述情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94%的离异人士认为,缺乏交流,导致误解,是导致婚姻破裂的最主要原因。

《三十而已》中的钟晓芹和陈屿闹离婚,就是因为陈屿的“不会好好说话”。

弹幕上网友犀利地评论:

好好一个人,可惜了张嘴。不会说话,就不要说。

看到两个人明明相爱,就是不善于沟通,结果渐行渐远,真是令吃瓜的观众心急。

现实的婚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爱的五种能力》一书中,作者分析:

为什么中国人的婚姻容易出现问题?

一个有趣的视角,是我们的文化中,偏好“喜怒不形于色”。

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例如诸葛亮等,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获得了丰功伟业。

有一个综艺节目,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感情中,有些人也喜欢“喜怒不形于色”,或者喜欢玩“你猜”的游戏。

这似乎是一种测试,随时在观察,看对方是否有“心电感应”,能够与他/她天生“默契”。

然而,事实上,谁也不是天生为谁而生,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做到“心照不宣”?

大部分时候,两人就像两颗行星,在各自轨道运转,恰巧在一个年岁相遇。

过去数十年中,他们各自在不同环境中成长,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和圈子熏陶。

从内而外,自头而脚,可以说,彼此的共同点是偶然性,差异才是必然性。

如果玩“你猜”“我猜”的游戏,十有八九是让人“猜不透”,如果因为对方猜不到,就莫名生气,认定彼此“没默契”,判处这段关系“死刑”,那可能的结果就是——错失爱侣。

于是,爱的第二种能力,是说出你的“感觉”。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述情”。

尽可能把你的内心需求、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并且,用一种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这一点绝对重要。

不正确的沟通方式,就像陈屿,不管是咄咄逼人的指责,还是喋喋不休的抱怨,都可能制造更多的不和谐因子。

也像钟晓芹,做个“老好人”,一味隐忍,直到忍无可忍之后,火山爆发,也并不是解决之道。

“述情”的根本,是要去讲“感情”。而不是讲“道理”。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家的规则是“谈情说爱”。

而“讲”的前提,需要的是对矛盾有客观的判断,也需要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

要做到这些,需要理性,也需要情商,甚至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所以说,懂得爱,是需要下功夫的。

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如果疏忽大意、漫不经心得对待彼此,都可能把一段关系搞砸。

04共情

在许多关于择偶的条件中,最常见的一个标签,就是希望对方“善解人意”。

爱的第三种能力,就是善解人意。

什么是“善解人意”?

心理学的词汇来解释,就是拥有“共情”(empathy)的能力。

共情,就是要深入他人的主观世界,设身处地去理解其感受,体会他/她的情感。

黑幼龙先生有一段话,很好地描绘了这样的情况:

“我说出来这件事情,你不会嘲笑我,不会羞辱我,不会甚至于发脾气。我知道我有苦闷,我有烦恼,或者我有喜悦,我有很兴奋的事情,我有一个分享的伙伴。那个人会给我支持、回馈,会倾听我的叙述,我内心的话。我有最难过的事情,她会拥抱我,我有最兴奋的事情,我们也会拥抱。”

亲密关系中,我们迫切地需要有人跟我们“共情”。

苦闷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有人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兴奋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有人能够有人分享喜悦。

然而,很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

小时候的我们拿着不及格的试卷回到家,战战兢兢地,等到的是父母的训斥。

长大后,我们想跟伴侣倾诉工作中的委屈和愤懑,结果对方呢?

他/她可能会说:

抱怨什么?没本事。

于是,我们的心就像当年那个孩子,再一次被劈头盖脸浇了一盆冷水。本来我们已经有些自责和缺乏信心,这时候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无条件的那种。

不恰当的反馈,是雪上加霜,是对所爱之人有意无意的伤害。

对方缺乏“共情”的能力,原因,可能是他/她没有类似的体验,也没有学会从感性层面,处理这样的问题。

大部分的人,特别是男性,遇到这样的事情后,会习惯性地“讲道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从理性的层面分析问题,给出建议。

但他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当事人“我”,并不需要你的建议。答案可能早就在我心里,我只是有一时的情绪,比如牢骚满腹,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也仅此而已。

更有甚者,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不会共情,更不会体谅,而是会去“教育”对方。就像这位说“没本事”的伴侣,以一种居高临下,好为人师的态度,去训斥对方。

那就更糟糕了,原本“我”是想要被呵护,需要你温暖的理解,亦或是一个温存的抱抱。

结果,“冷语一句六月寒”,一次原本与伴侣无关的外部事件,可能就会转化了性质,演变成伴侣之间关系的一道裂痕。

05允许

当然,说“没本事”的另一种情况,可能也是更严重的。就是这位伴侣对“我”确实有意见。

还是赵永久的故事,他最开始的时候,对妻子的健忘是很有些不满的。

但是一个人,容易丢三落四,无非就是犯错比较多。这个特点,真的不可以原谅么?

问题是妻子的,但烦恼却更多是赵永久自找的。赵永久是一个比较注重完美的人,对自己和他人要求都很高。他不“允许”生活中,妻子总是健忘,屡屡犯错,所以爆发争吵。

然而,世界上有谁是完美?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

去接纳不完美,去“允许”,就是爱的第四种能力:全然接受。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知心爱人。怎样是知心?

像太阳一样,像星辰和大海一样,包容自己的一切,接受真实的自己。

就像恋爱中的王小波: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我这样“推心置腹”,当然是满心希望,有人能够全盘接受这样的“我”呀!

所以,作为爱侣的觉悟,就是需要去允许。

去允许,对方跟自己是不一样的两个个体;

去允许,对方有对方的真实;

去允许,他/她可能有“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如果此生有幸,遇到这样的伴侣,就像王小波遇上李银河,那该是多么幸福,以至于像作家一样狂喜了吧!

06影响

爱的最后一种能力,也许是最难的。

在爱情和婚姻中,我们很难做到的一点,就是不去妄想“改变”对方。

《三十而立》中,拥有“完美人妻”人设的顾佳,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她和丈夫许幻山爱情长跑了10年。许幻山出轨,但是根本上说,是顾佳犯错在先。

原因在于,她没有去允许许幻山做他自己。

她最大的问题,是希望去控制和改变许幻山,让他做自己理想的另一半,从而有理想的家庭。深层的原因,是她早年丧母,她希望用理想的家庭,去弥补原生家庭的缺失。

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扪心自问,我能轻易改变我自己吗?一个人成年后,他的自我就已经基本定型。如果要改变,是需要付出很大决心和精力的。

更何况,是独立于你自己的另一个人。他如果肯接受你去改变他的想法,从心底里服从和接受,那么还好说。

就像早年的许幻山,出于对顾佳的爱,对家庭的责任,他肯去压抑自己艺术家的秉性,去扮演一个不是很符合他的“许总经理”的角色。

但是,他心底里也并不完全接受,压抑久了,就越来越不舒服,变成了“积怨”。最终是会找一个出口,爆发不过是时机的问题。而教唆他“做自己”的“小三”林有有,就扮演了这个“出口”。

一个人不知道他想要什么,却很深刻的知道,他不想要什么。

许幻山不知道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林有有,但他确定自己不喜欢当许总。

即便我们想去让伴侣成为更好的人,也不能抱着去“改变”他/她的“执念”。我们能做的,只是去尽可能地“影响”他/她。

这个,就是爱的第五种能力,去影响,让他/她,因你而变。

当然,这种影响的前提,还是基于前面说的理念,基础是去接纳、去允许。

影响是类似“孟母三迁”,是通过环境和周遭,不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发生。

“影响”和“改变”的区别,在于不是出于私心杂念,而是立足于其自身,去帮助他/她成长。

《三十而立》陈屿为了和钟晓芹复婚,抖了很多机灵。趁着他们还没有分居,他希望钟晓芹能够跟他和好。

但是钟晓芹已经“约法三章”,她是看都不想看他一眼,话也不会跟他说的。如果他明着跟钟晓芹谈,肯定没戏。

于是他悄悄地对家里的东西做手脚,让钟晓芹主动跟自己说话,甚至低下姿态。结果很有趣,钟晓芹每次开果酱瓶都拧不开,每次拿衣架够不着,只能喊陈屿帮忙。这个是“影响”。

老公如果希望妻子变美,他如果试图改变她,跟她直接发牢骚:

“你从来不化妆,又不打扮,别的女人都爱美,怎么你有这样的女人?”

这个对话肯定是无法善终的。妻子不但不会去化妆打扮,反而还会很不舒服,以为老公有别的心思。

但如果他说:

“我特别喜欢你化妆,最喜欢你打扮自己,就我看你一直这么漂亮!”

那么,结果可能是妻子一脸笑容,很愉快地接受了。她会去化妆去打扮,去变得更美。何乐而不为呢?

改变是痛苦的,影响不会。

改变是否定,说他/他不对,影响不是。

改变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抵触,影响是对方意识不到的。

泰戈尔说: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渴望着爱,就像生命追寻着阳光。

然而,找到这样的一份爱情,并不容易。

世上懂得爱的能力,擅长运用它的人并不多。

在这之前,希望我们都能学会,如果遇到了有缘人,就好好爱,用心爱。

预祝七夕,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以它的方式,爱着你。

(文/知用心叹世界)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书籍:

赵永久著:《爱的五种能力——爱情与婚姻中的情商课》,作家出版社年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闹分手离婚不要急着换人试着提高爱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