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1、《峨日朵雪峰之侧》的作者是现代诗人昌耀。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多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2、“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3、标题是《峨日朵雪峰之侧》,重点在“侧”字。也就是说,诗人要描写的是雪峰的侧面。诗歌中的虚词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要分析诗歌的情感,不能忽视其中的虚词。“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这句也可以表达为“这是我能征服的高度”,但是会失去很多复杂的情感。因此,联系“测”字品味“仅”“此刻”等虚词,可以品味出“我”的自豪、遗憾、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