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书法款式形式及落款之美
TUhjnbcbe - 2024/10/5 18:11:00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4935.html

正文完成之后,下一部就是落款。著有上、下数之分。如果写的是别人的诗文,地方充足,则注明诗文作者、文字出处。如剩余地方太少,可省去上款。如馈赠别人,则要将对方姓名放在上款位置,井加上谦词。如"x先生雅正”、“xx仁兄清赏”、“x女士惠存”之类。这是上款。下款一般是作书时间、作者姓名、作书地点等,并加盖印章等始告完成。书法作品的款识在谋布局之时,通常就应考虑进去,如同建房一样,何处留窗,何处留门,何处作走廊通道一样,若事先无计划,届时必定乱了方寸,结构肯定也不尽合理。所以书法的落款是章法的重要细成部分,不可忽视当代书法创作,从内容看不外呼是诗词联、赋和短文,在落款的时候,除了注明诗文作者,书写时间,书者姓名之外,还能再落些什么呐?

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能握供给后人以考证之外,我们再在落款的文采上和个人创作体会,情感因素上能否做一下文章呢?社会是多元的,人的审美层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有些书法作品的质量并不差,但落款时,几乎是几百年一贯制的那种落款方式,如请文作者、文辞出处、作者自己的姓名、创作时间、地点、斋号等,这种自报家门式的落款方式,有的更是只有一个人名或“x请一首x词一首",加上自己的名字完事,这一方面说明作者对书法创作形式的美感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凸现了作者在文学素养上的苍白和薄弱。

启功先生说书家最后一竞争,实际上就是个人文化素养的竞争。也有人还说一个书法家年轻时靠的是オ气,到了晚年则靠的是功力,这个功力里面有很大成份就含着文化素养。当代书法被誉为展览艺术、或展厅艺术,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书法作品自从实用成为欣赏艺术以后,其欣赏价值不可能仅自娱,有很大成分是让大众去欣赏的。这样书法无形之中又増加大众欣赏水平,陶冶情操,让受众能够取精神愉悦的功能。所以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是带着一种充满情感享受和渗透审美意识的渴求去进行的。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能让人沉于笔墨世界,优美的文辞华章所表现的意蕾也让人留连忘返,品味再三。款识部分虽然在一件作品所占的比重不是太大,但它也足参与欣赏主体精神活动的“信息元件”。

在国画创作讲究“透角”,书法作品的落款实则异曲工。如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落款时题上“此景非亲历现场者断难有此体会”。写“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诗,落欧题“易安居士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秋瑾此诗与之相伯仲,恢弘之气,丝毫不让须眉也”等,虽寥寥数语,却耐人寻味。加上书写时笔情畅,欣贯者与单落“古诗一首",“古联一则“的感受大不相。书家何时、何地选写什么内容,如果不是“深识鉴、述以情志",也是“情灵摇动,精有用心"不可能无动于衷。王羲之写《乐毅论》则情多怫郁。

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怪虚无。若古诗词只曾信手抄来,自己对诗词的喜怒哀乐却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仅靠技术无面的东西去取悦读者,是非常浮浅的。如果书家的情感与文学作品表现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自然欣赏者也会感染。书家若能通过款识向读者表寓心迹,散开心扉,岂不更美?如赠友离别,书唐诗句“万里人南去,三秋雁北飞”可款x先生何日如南北归?书此存念”。如书古人论画诗,可题教“此诗非惟画理,用之于书,亦别有见地也。如书“费熟读,不能生旌”,可“廖寥数字,不愧临古入门之津梁也。张海先生曾书"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联语,他在款中写道“独持偏见,一意行,在当今社会做人处事待物照此皆不成,唯从艺尚可,两年前书此联,时虽念及,未能注出,一友人望文生疑,今番再书,或文或艺,自有一种新体验"。

这样一来,远远要比“古联一则”更能与读者进行海通,消除两者之间的隔膜。看来古人谓“妙款一字抵千花”并非妄言。当代书法创作,往往更重视艺术的表现手法,而忽视内容的表现。虽然现在的全国展,进行文化测试,但评价作品时,仍是就字论字,更不用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款式形式及落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