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历年真题详解
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C观察题干图形可知,第一行每幅图面的数量分别为0、1、2;第二行每幅图面数量分别为2、3、4,均构成等差数列;第三行前两幅图面的数量分别为4、5,因此“?”处图形面的数量应为6个。因此答案选C。
2、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体验式教学的是()。A.在详细讲解了相关的知识要领和操作程序后,教练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换小李坐上驾驶位,开车上路B.教授《股票原理》课程的赵教授要求每位学生以元本金开设一个股票账户,学期结束时以交易的次数和账户余额评定成绩C.某大学策划了“重走长征路,祖国在我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分批组织学生重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D.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哑巴式英语”的困境,王老师用心搜集了大量原汁原味反映英国人日常生活交际的视频供学生观摩D“体验式教学”的定义要点有:①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②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③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A项,让小李坐上驾驶位可以使小李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教练讲解的内容,属于“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符合定义,排除。B项,要求学生开设股票账户,属于“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对《股票原理》课程内容进行理解,符合定义,排除。C项,组织学生重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符合“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同时也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怀,符合“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符合定义,排除。D项,观看视频不属于“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不符合定义,当选。
3、大漠对于______相当于草原对于______。()A.黄沙:蒙古包B.干旱:牧场C.骆驼:羊D.绿洲:雪山CA项,黄沙与大漠为组成关系,蒙古与草原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同,排除。B项,干旱是大漠的属性,二者为属性对应;牧场建在草原上,二者为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骆驼在大漠里生活,羊在草原上生活,二者皆为主体和地点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大漠中可能存在绿洲,二者为或然对应关系;雪山和草原是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二者为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4、-2,1,3,2,6,11,()A.16B.19C.22D.25B题干数列的特征是:前三项之和等于第四项,则所求项为2+6+11=19。
5、古典农业社会中,人的乡愁和城市没有太大关系。彼时的乡愁大抵是怀才不遇的流荡,以及战争带来的______和乡土难返。而现在,大多数“乡愁感慨”是具有城市生活经历的人发出的,他们乡愁的是城市“工作好不好找,房子买不买得起”等等。过去随时可以返回的家乡,正逐渐消失在城市化运动中。因此,他们对乡愁的______可能完全不是同一方向,甚至可能是“城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民不聊生认可B.流离失所认识C.背井离乡认同D.饥寒交迫认知C第一空,根据“和”可知,所填词语需与“乡土难返”呈语义相近的并列,表达“远离故乡”之意。C项,“背井离乡”指离开家乡到外地,且与“乡土难返”构成程度上的加重,符合文意。ABD三项,“流离失所”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强调生活窘迫;“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均与话题“乡愁”无关,不符合题意。第二空,C项,“认同”指认可赞同,与“乡愁”搭配得当,符合语境。
6、下列关于国际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A.前苏联于年入侵阿富汗,持续十余年B.年开始的海湾战争源于伊朗入侵科威特C.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D.年4~6月,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海战B年开始的海湾战争源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展开了大规模的打击行动。因此答案选B。
……
资料来源:弘博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