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让马斯克都惊呼的ChatGPT,有多牛?
最近一款人工智能聊天应用ChatGPT,让马斯克都震惊了。
马斯克公开表达了对ChatGPT的力挺,认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厉害的吓人”。
这个软件火了以后,国内一堆人马上去玩,有人抛出很多无厘头问题,还有人问出比较专业性的问题,ChatGPT居然都能给出回答。
很多时候,它也有错的时候,表现的还是有点像人工智障。
比如把红楼梦的内容,说成是《封神演义》。
甚至还乱点鸳鸯谱,把贾母许配给贾宝玉。
对于一些很主观的问题,比如问“特朗普和李斌谁做的番茄炒蛋更好吃”、“李白和莎士比亚谁更厉害”,回答往往很套路,“因人而异”、“不好做判断”、“各有各的好”等等,显然很难让提问者满意。
但比起它的失误,网友显然更关心的是它的智能。
ChatGPT被人称赞为目前最聪明的机器人,是网友过誉了吗?从实际情况看,并没有。
首先是它反应迅速,不管问什么问题,写诗,写小说,还是写较为复杂的代码,都能分分钟解决,秒出答案,而且回答还算靠谱,绝不存在过去AI卡壳、死机等问题。
其次是它的回答精准性。
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问题,到更有专业性的代码、论文,它都能给出不错的回答,小说没有语病,写的程序也没有问题,让专业人士看了都挑不出毛病。
它更是成了打工人的摸鱼工具,工作周报、辞职信、升职报告、公文等都能轻松化解。
更牛的是,ChatGPT还能化身情感导师,教人社交,找女朋友,给人排忧解难,化解心理健康问题。
如此智能,有人甚至喊出让ChatGPT替代搜索引擎的口号。
一位网友对谷歌搜索和ChatGPT提出相同的问题,如“如何在Latex上写一个微分方程?”,两个学生同时比赛,显然,ChatGPT是获胜的那一方,二话不说就给出了标准答案,而另一边谷歌引擎还在输出废话文学。
在国外,推特上很火的帖子还声称“Googleisdone”(谷歌要完了),在国内,也有一堆人表示哀叹,“又该有不少人失业了”。
如此看来,ChatGPT的智能化程度,的确深得很多全球人的认可。
02
OpenAI背后的产业,水有多深?
谁能做出这么强大的ChatGPT?
这还要从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推出的语言模型系统GPT-3说起。
很早以前,这个系统就曾构建出两个人工智能之间的对话,谈论如何成为人类。
如今,GPT-3经过不断进化,成了如今风靡全网的ChatGPT,不仅在大量网友的“疯狂”测试中能迅速回答,甚至让设计师、记者编辑、程序员等从业者都感受到了威胁。
ChatGPT如此先进的背后,离不开其公司OpenAI在模型能力上的死磕,并持续将人工智能作为主业发展。
年起,OpenAI就开始发布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GPT,这也是如今ChatGPT的雏形。
此后几年OpenAI每年都会更新,比如年推出GPT-2,拥有更高的数据质量和更大的数据规模,不过,在音乐和讲故事等方面表现很不好。
直到发布GPT-3,这款软件诞生以后就开始有了火爆的趋势,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在社交媒体上披露,用户已经突破了万。
如今,GPT-4还未到来,这一次发布的ChatGPT,被视为是基于GPT-3的微调版本,即GPT-3.5。
OpenAI表示,ChatGPT采用的模型使用了“利用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的训练方式,包括了:人类提问机器答、机器提问人类回答,并且不断迭代,让模型逐渐有了对生成答案的评判能力。
而且相比GPT-3,ChatGPT的主要提升点在于记忆能力,可实现连续对话,极大地提升了对话交互模式下的用户体验,说白了就是人类的情绪和语气更丰富了。
不仅是文字回答,甚至还能根据网友给出的文案,画出某个人的头像。
不过,如此智能化的代价就是烧钱。
ChatGPT及尚未出炉的GPT-4都面临训练成本过大的问题。有人指出,对于智能机器人是否收费是个两难决策:
如果继续免费,OpenAI会无法承受,但一旦收费,又会劝退不少用户。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