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想谈恋爱却一直单身可能这4种想法悄悄阻碍
TUhjnbcbe - 2025/3/28 19:47:00

策划、撰文/纯纯、淼淼

编辑/KY主创们

前不久,吃饭时,朋友向我倾诉,说ta真的好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爱情。

在爱情这件事上,ta屡屡碰壁——要么是因为没有眼缘,要么是因为相处索然无味,不然就是谈着谈着,发现两个人三观不一致、根本没法聊到一块去。

Ta又说,眼看自己年纪渐长,总在不合适的人那里消磨时光、找不到真正让自己心安的人,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磨人、太痛苦了。

听完ta的倾诉,我也深有感触,仔细想来,碰不到Ms./Mr.Right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吧。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很难遇到真正合适的爱情,以及,究竟如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爱情?

对爱情固化的认知,

使我们错失适合自己的爱情

很多时候,错失合适爱情的根源,可能在于我们对爱情的认知。下面4种固化的认知,会影响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亲密关系结果——

1.“如果我对一个人第一眼就没兴趣,ta就一定不适合我”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吸引力光谱(attractionspectrum),意思是吸引力有分数高低和类型的区分,比如有些人偏爱cm的阳光奶狗,有些人却只会对温柔内向的人感兴趣。

很多人会依据这种兴趣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对方,但它其实并不能准确预测一段合适、持久的爱情(Page,)。这是因为,越是在吸引力光谱上得分高的对象,往往容易让我们在恋爱初期只看到ta的“闪光点”,而忽略ta真实的内在品质和性格,甚至还会因为滤镜而自动美化和ta互动时的不愉快。

相反,那些看起来我们不会感兴趣、或是兴趣程度中等,但和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很匹配的人,更有可能爱上最真实的彼此,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爱情。

2.“如果ta不能为我改变,就不是真的爱我”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它无法马上发生。爱让彼此愿意为对方付出和自我牺牲,但我们也需要允许对方的改变发生得慢一点、小一点。

TimothyJ.Legg博士()也指出,改变并不遵循线性发展的路径。也就是说,即便人们承诺了要改变,有时也会出现退回到旧行为模式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够爱,或是不在乎这段关系。

所以说,单凭伴侣是否为我改变,来判断一段关系是否合适也许并不可靠。如果对方没有立马为你的要求作出改变,这并不意味着ta不爱你,而是ta需要在你的“看见(visualize)”和“伴侣的正向反馈与支持”之下,慢慢地让改变发生。

3.“缺乏激情的关系,一定走不远。”

激情很重要,它是一段感情的催化剂,能够让两个人快速的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但激情迟早会退却,这时人们也就迎来了激情消退后的——蜜月宿醉期(honeymoon-hangoverperiod),也称作“亲密关系的倦怠期”。

事实上,比起激情,亲密关系中能否培养出彼此信赖的“依恋感”,才是判断一段关系是否真的合适的重要指标。当激情褪去,你们之间是否建立起了独特而深刻的连结,是否看见了彼此不为外人所见的一面并能够接纳和包容,是否愿意一同为这段关系做出努力,决定着这段关系能否长久地走下去。

4.“我要等那个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

多项关于浪漫爱情研究都认为“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其实并不存在(Samual,)。而且,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的伴侣是“灵魂伴侣”的人来说,研究显示这样的认知反而会不利于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Samual,)。

这是因为,相信“命中注定”其实是一种固执的“宿命论”思维方式,一旦发现认定的“灵魂伴侣”与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有差异,或者发生争吵摩擦,ta们倾向于认为“对方不是我的正缘”,然后直接结束关系,完全不会试着解决问题。

与此相对,如果能够培养出一种“成长型思维”(growthmindset),相信一段良好、持久的关系可以通过努力和克服不可避免的分歧而实现(Lapp,)。那么双方在关系出现问题时,会以积极的沟通模式度过“磨合”阶段,迎来真正适合彼此的爱情。

想要找到真正适合的爱情

你可以——

Tip1:先排除那些具有你无法忍受的特质的人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别介意的点,可能是一些不好的习惯和缺点,也可能仅仅是一些个人的癖好。找到那些你无法忍受的底线,然后排除掉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是找到合适爱情的第一步。

即便当时强忍着和对方进入了一段关系,不停地劝自己“包容一点”。但最终,那些你无可忍受的点,往往会成为这段关系的雷区,一旦触发,只会引起更加剧烈的争吵和彼此伤害(Jonasonetal.,)。

Tip2:复盘你的情感经历

在你过去的情感经历中,往往藏着一些爱情线索——它们可能是前任身上存在的特质,即使感情结束了,也让你坚定地觉得这对于一段感情来说是重要、必不可少的,也可能是前任身上缺失的东西,让你觉得是在今后的亲密关系中,需要尤为重视的。找到这些经历中的线索,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清楚,适合自己的关系是什么模样。你可以:

认真回想过去的情感经历,无论是单恋、暗恋还是一段正式的恋爱,复盘从“喜欢”到“不再喜欢”,中间都发生了什么,列出影响你情感变化的因素。

回忆和对方发生的互动过程,站到对方的视角上观察自己,培养“观察性自我(theobservingself)”,识别出自己和伴侣相处的边界在哪儿。

重点回忆失败经验,总结出在接下来的恋爱里尤其需要注意些什么。

Tip3:不要守株待兔,要主动打破你的生活舒适圈

尽管我们常常会听到“从朋友做起”,但其实心理学研究发现,从朋友发展到恋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Huntetal.,):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够发展为恋人,只有那些早期接触时,我们就认为对方会是“很不错的恋人”的朋友,才有可能和我们发展成伴侣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你发现你现有的朋友圈里,没有任何一个朋友符合你的“伴侣标准”,那么是时候踏出自己的生活舒适圈——打破它,去认识新的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找到那个真正让你心动的人。

Tip4:找一个和你三观一致但能力互补的人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那些拥有高质量关系,并且婚姻维持时间最长的伴侣通常拥有近乎一致的三观(Liuetal.,)。而相似的三观、对未来预期一致的伴侣,在相处中会较少地遇到矛盾和冲突(SurraLongstreth,)。

两个人是否三观一致,可以从双方在下面6个维度上的倾向来判断(Liuetal.,):

诚实谦逊vs浮夸虚假高情绪化vs低神经质外向vs内向随和vs严肃高尽责vs低尽责乐于接受vs拒绝改变

两个人在这六个方面的倾向和倾向程度越相近,三观就越一致。此外,在三观一致的前提下,能够在认知和行为风格上互补的伴侣,可以在生活中发挥各自优势一起迎接生活的挑战(Boyes,)。以下是供大家参考的五个互补的认知和行为风格角度:

做事方式:发起vs完成任务社交方式:交新朋友vs保持朋友决策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谈恋爱却一直单身可能这4种想法悄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