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雨天晴15年期庆典的时候,学员小熊发在朋友圈的一条状态。小熊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之前有关个人成长这块有邀请她做过分享,那个时候她刚上完《家庭模式重塑系统》Level2以及第三层次,感兴趣的可以阅读这篇《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候,是她开始成为自己》。这不,正值她专深班Level3毕业之际,恋情也开花结果了,又找来她分享了从之前一直亲密关系这块不太好,到甜蜜恋爱并步入婚姻的成长心得,撒播喜悦的同时,也希望能给情感道路上的同行者一些借鉴。
从单身到恋爱的契机
我变漂亮了,更愿意社交了
在此不得不提一嘴,很多人都用亲身实践打开了在雨天晴成长的隐藏技能——微整形。Level2以及第三层次那会,小熊就感觉到自己变漂亮了,熊妈也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变化:
我妈觉得我颧骨这块下去了,这段时间,又说我下巴那里变得有棱角了,整个脸会更立体一些;以前看着会比较拘谨,但是现在舒展开了。以前别人会说我可爱,现在真的会有人说我好看,漂亮或是什么的。
来看看她现在的自拍美照,果然好漂亮,而且五官好立体:
其实小熊本来长得就不错,还落落大方,家世优渥的她,自身也非常努力非常优秀,但这些都架不住一个龟毛的完美主义处女座对自己的挑剔及高标准,所以当她通过成长,学会接纳认可自己,喜欢自己……相由心生,容貌自然也就变了,性格上变得比以前外放,也不会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这样她也就更愿意社交一些:
以前可能是如果有聚会我都不会去,觉得太负担了,说话什么的会顾虑很多,也觉得人家肯定不愿意见我,觉得我不爱说话,尤其是去那种都是陌生人的聚会,就会很不自在。而这次遇到他,刚好是有个朋友组了一个酒局,得知其余都是陌生人,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就去了,去了之后就认识了我现在的这个男朋友。
为了更客观,还找了两张别人拍的,分别是成长前不久16年底和成长后年的照片:
(整个人气质上变了好多)真假理想型: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而且如果是搁以前,俩人可能认识了,也就认识了,未必就会像现在这样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因为她觉得自己喜欢的是另一款: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的理想型是事业精英,特别有气场那种,像我爸。有一次课上,在导师的引导下,帮我找到了我的理想型,我才知道,原来我内心真正喜欢的其实是比较会“讨好”的那种,通俗点说就是“暖男”。
刚做出来那个时候她还挺意外的,会有一些怀疑,但这确实也有拓宽了她的固有的认知,不再一门心思只留意自以为会喜欢的,会想说多接触接触,事业型的也还是会有,但接触久了都发现自己特别累,直到遇到了现在的老公:
跟他一起我会感觉很舒服,而且很放松,虽然他表面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很不羁,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不是那样的人,越接触下来,我就越发现,他内心其实很细腻,我无意之中说的某些话,他都会记得特别清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说:你上次……我就会特别感动。
恋爱的磨合期
———
她说
电影看多了吧,我之前就觉得应该遇到一个灵魂伴侣,命中注定,我们俩就应该一拍即合,什么都应该特别顺,现在我会觉得Mr.right就是磨合出来的,不是遇见的,机缘是一部分,光有机缘是不够的,肯定是要磨合的。
改变是有可能的
小熊之前在关系里有一个简直致命的问题——心里有不满意,憋死也不说。
直到我憋不住了,崩了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地走了,我甚至不会说我为什么不满意,我为什么走,我就觉得这个人不行了,我就走了。
后来有一次她看到,自己之所以很多东西不表达,是因为觉得说了没有用。然而:
在成长的路上,都看到自己这么多改变了,会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我就更愿意给别人机会了。
一致的力量
而且她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说不高兴了:
课上会有一些冒险表达尝试的练习和体验,让我看到了“一致的力量”,我看到原来一致之后,确实是能让关系变好的,所以也愿意冒这个险,因为我特别想好嘛,只要好的我都想要尝试。就抱着一个信念:不管结果怎么样,我还是要尝试多表达我自己。于是就带着课上体验到的底气,冒险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结果就是每次说完关系都进一步。还有我以前很怕冲突,冲突吵架什么的根本就是不允许的,也会觉得关系里如果有争吵,就是有裂缝,不完美,印象里父母也几乎没有吵过架,但我现在能允许吵架了,虽然很少吧,但吵的那两次确实让我更明白他想的是什么,也更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就会发现,其实双方想法上是有差异的,会更了解彼此一些。
给对方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她也会教对方怎么对待她:
表达完我的不满意,比如你那样做我会觉得没面子,我也会告诉他怎么做,比如我会说:你怎么怎么做我会舒服一些。
虽然能看到对方有改变,但她好像并不会多开心,心底也会有一个声音:你为什么不能直接做到,为什么我说了你才能做到。
后来因为成长了,发现有一个点“你应该主动,做到想到”这个信念松了之后,就会觉得其实给对方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我把那个门关上了,那个关系不就没了嘛。也能看到其实他也是不愿意让我生气的,如果他知道那么做我会生气,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做了。
一致性沟通让她看到了更多可能性,现在的她也乐得通过这种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一起调整磨合出一个大家都舒服的方式,并坚信“只要我一致了,反正最后关系都能好转”。
如何确定他就是那个对的人?
———
“最笃定的时候是我看到,我怎样都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迈出那一步离开他。比如说他肯定有满足不了我的时候,然后有的时候呢我又不会说每一次都去表达或者是怎么样的,当真的有一段时间比较集中地满足不了的时候,就会想我们俩可能还是不合适,陷入到纠结和自我怀疑里。
然后我就问我自己的内心说:我不是很纠结嘛,如果真的就放下,然后迈出那一步,这个人我就不满意,然后我放弃他……我问了问我自己的内心放不放得下,发现自己确实放不下。那一刻让我产生了一个感觉,就是好像这个人总有那么一点东西是勾着我,我怎么都放不下的,然后我就会觉得,这个人可能真的是那个对的人。
专深班课上,导师带我们做了“亲密关系的十二个问题”,就让我看到说:哦,原来是因为小时候的那个未满足的期待,就这个勾,勾着我,而他刚好就能满足我。我就明白了:原来爱情就是这么产生的。
导师过程中说的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谈恋爱是要用心的,是不是你们现在才知道恋爱还可以这么谈,是跟房子、车那些都没什么关系的。那句话还挺打动我的。会觉得说确实是勾到了,不是事业,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是勾着的。
她说
其实感情是没有所谓对错的,吸引就是吸引,爱情由此而产生,即便最后两个人没办法走到人生的最后,也不代表是错的。总去想对错背后的声音往往是想“一步到位”,想找一个方法确定这个人是那个可以跟TA走一辈子,不出错的。
结婚还是不结婚,这是个问题
———
结不结婚这个事,是小熊之前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她纠结的点是:结婚究竟是社会赋予我的,还是说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尤其是现在确定这个人就是那个“对”的人之后,这个事更是提上了议程。促使她找到答案的有两个契机:
第一个跟前一阵我爷爷的去世有关,我忽然间看到,人生、年龄好像确实不只是一个数字,有些事情不做可能确实会来不及。也会觉得,人生是一趟单程,有些事情我确实要考虑进去,比如我要不要孩子,如果我想要小孩那是有年龄限制的,这样我就知道,我如果想要的话,在那个年龄之前,比如30几岁之前,我就必须要做这个事,否则就没有办法了,免得遗憾。
虽然还是没办法做决定,但她开始正视这件事了,也正好在专深班上课的时候,她找到了内心的答案:
课上处理了很多之后,有一段冥想,我看到:我是一个国王,我觉得我拥有了很多,城堡啊什么的,但是我就觉得心里很慌,直到我看到我旁边是有人陪伴的时候,我觉得舒服了一些,但我又觉得很冷清,直到我看到手牵着一个小孩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温暖特别踏实。我就意识到自己还是渴望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或者说状态的。确认了婚姻就是我想要的,不是社会赋予我的。
可能没来成长,她也能走进婚姻,随着对年龄的恐惧,对社会标准以及价值观的妥协,包括家里的压力,最后结婚的那个人也许也挺好,但是她可能会难以把握到幸福:
那样的话,只要是有不满意,我就会觉得当初那个选择是被迫的,迫于社会压力也好,其它别的也好,反正不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就会有很多的无奈吧,不会真的像这样子,虽然也有很多事情发生,但是我不会觉得自己是不幸的。自己掌管自己,这是我主动去选的,这种感觉特别好。
(爱画画的小熊:Letmefallifimustfall.Theone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