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活才刚刚开始,身边的同学大多数来自五湖四海。我们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独自求学,需要尽快适应并融入这个新环境。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己、对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是大学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刚进入大学面临各种各样的新环境新同学,还没来得及适应就要被迫与人交往,往往打的你措手不及,但是这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是群居生活的生物,离开了团体,自己一个人就会很吃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融入团体。
情绪起伏问题
情绪起伏包括:心理冲突、自我评价不客观、低能的心理承受力和薄弱的自我控制力。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面对大学生活中各类心理冲突的冲击,其中“接近-回避冲突”:(被同一个事物吸引和排斥。既有喜欢又有不喜欢的一面。)是现今大学生遭遇最多,又最难解决的冲突类型。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
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群体性的这种负性情绪还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而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已。所以针对学生群体情绪调节的问题十分重要。
学业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学时的尖子学生其反差更加明显。进大学后,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多有一种失宠感,部分同学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学一些社会急需的课程,再加上辅修专业的学习,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还有部分同学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各种生活状态还不够了解,感到非常迷茫,整天不知道干什么,还保留着高中那种被动学习的习惯,殊不知到了大学,一切都得主动,主动才会有故事。
恋爱问题
进入大学,大多学生都已成年,可以谈一场恋爱学习如何和异性相处如何主动关心对方。但是大学生不能一味的追求这种感情,要以学业为主。有的同学因此荒废了学业,整天沉溺于爱情,更有甚者在处理感情问题时采取极端方法,伤害了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人。所以对于恋爱问题要以平常心对待,来则有,不来也能过得很好。不要因为一点点问题闹得不愉快,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结语
最后,希望所有对长沙不熟悉不适应的同学能够尽快适应这个充满文化古韵的老城,有什么问题可以和同学老师交流,及时排解自己的忧虑,让自己拥有好的心态,去迎接去拥抱这美丽的四年,努力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编辑
CFA1班李超
排版
林*旅
责编
高天鸽
图源
百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