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去评价别人优劣,总是通过受评人的某一个点,却从不从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他某件事情做的不好,他就是不好,事实上,这很难了解别人的真实情况,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了解。对于那些行为及语言等能力差的人,都会被别人“另眼相看”。但是要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同的人做事情以及思考方式等是大不相同的,需要多方面分析,这就是所谓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是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年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肢体运动、人际关系、自省和自然观察八种智能形式,每种智能都代表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所有人都具备这些智能,这些智能本身也不存在优劣之分,但是每个人的智能强项的组合可能不同,各项智能的组合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因为个人的经验和背景被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且对某些智能的培养和发展可以带动和迁移其他智能的发展。
传统的智力定义是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但是这种观念过分强调了脑力的存在与重要性。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其他方面,比如音乐、空间感知、肢体动作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因此,无法全面的反应学生的能力。
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多元不是一个数字概念,而是开放性的概念,个体到底有多少种智力是可以改变和探索的。
但多元智能也有其差异性,而产生差异的最终原因在于开发,每个人智能水平的发展需要进行彻底的开发才能提高其智能水平。优势只不过是潜在资产,只有善加开发才能成为实际优势;同样,不足也只是一种潜在的负债,每一类型的成功人士都会设法扬长避短,提高效率。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当前在教育改革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价颇感困惑之时,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那它在教育领域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1、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