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本文由《中国远程教育》授权发布作者:肖睿刘千慧尚俊杰*文彬摘要
随着注册学生规模的扩大,在线教学平台面临着学生辍学率高、参与度低的挑战,通过分析学生状态并提供及时指导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参与方式被认为是与学生成绩明显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ICAP框架(Interactive-Constructive-Active-PassiveFramework)提出了一种将学习活动分类为不同参与方式的方法,本文利用平台日志数据,通过构建不同学习活动所对应的三个特征(被动视频时长占比、主动视频时长占比和作业时长占比),等级聚类得到学生的学习参与方式。结果表明,共个学习回合被划分为四类参与方式:被动(n=80)、主动(n=)、建构(n=75)和闲散(n=)。研究发现,不同参与方式下的学习成绩存在差异,且根据学生参与方式序列可以识别出困难型、平衡型和轻松型三类学习状态。研究表明,基于ICAP框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日志数据自动识别学生不同学习参与方式,可以为在线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改善等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学生参与;学习投入;ICAP框架;等级聚类;学习分析;日志分析1
问题提出
在线教学平台学习者参与方式研究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的全球化普及,在线教育成为一种受全世界学习者青睐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注册学习者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学习者后续的学习参与度却极低,仅有大约5%的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并取得最终成绩(蒋卓轩,等,),影响在线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学习参与是衡量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学习者对于正在经历的学习活动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投入状态(张娜,)。积极的学习参与可以促进学生学术和个人的发展(Ng,Barlow,Elliott,),因此对于教育者、管理者以及其他相关方而言促进学生参与是当前的重要问题(Lutz,etal.,)。对在线教学平台上的学习参与进行量化研究,实现自动标记,并提供适当的学情监测和学习干预等支持服务,对于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穆肃,等,)、提高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参与(studentengagement)也可译为“学习投入”“学业投入”“学习参与度”。张娜()认为,参与主要侧重于行为,而投入侧重以行为为载体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情感的高度投入。由于本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在线教学平台上学生的日志数据,侧重于学生的行为分析,因此本文统一以“学生参与”指代这一名词。学生参与是一个宽泛而复杂的多维度概念(Anderson,),涉及学生教育经历的不同方面和时间的不同维度(D’mello,Dieterle,Duckworth,)。基于不同的理论传统,学生参与可以被分为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等几种类型(Fredricks,Blumenfeld,Paris,)。
在线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难实现的任务(Astleitner,)。教师无法通过与学习者面对面的接触收集更多的信息,同时参与的学习者人数更多,在线学习的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如何在在线教育的新环境中识别学生参与情况成为一个有挑战的议题。与传统教学环境不同,在线教学环境的一个优势是积累了丰富的日志数据,记录了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信息,研究者与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者行为模式的阐述而推断得到学习者的学习参与情况(Ramesh,Goldwasser,Huang,DauméIII,Getoor,)。
本研究结合ICAP框架,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日志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参与方式,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