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挑战
1.(多选题)关于问题解决,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启发式策略与算法式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B深层表征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C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D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是:ABD
本题考查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的特性。其中目的性,是指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这个过程是自觉行为,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引下进行的。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其中,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对问题的表征既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也包括其深层特征,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种类型: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算法式,是指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是指个体凭借已有的经验,采用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向反推法三种。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等。A、B、D三项正确。
C项:说法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D。
2.(多选题)奥苏贝尔根据学生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逻辑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是:AB
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学习的分类。按照学习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从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A、B两项正确。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
3.(多选题)下列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的是()。
A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B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C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D把提倡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是:BC
本题考查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其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地增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这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第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不应该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从做中学,这是教育方法,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五,以儿童为中心,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独立发展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第六,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只是促进人本身的生长,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的目的。B、C两项正确。
A项:属于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实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C。
4.(多选题)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分为哪几类()。
A道德感
B焦虑感
C理智感
D美感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是:ACD
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但主要是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是人对社会生活现象与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独有的。在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所以,这种情感又叫人的高级情感,它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性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主要可分三大类:即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指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指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时体验到的一种情感体验。A、C、D三项正确。
B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CD。
5.(多选题)下列关于学生本质属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学生是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人
C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D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是:ACD
本题考查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具有以下本质属性:(1)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学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独立个体,一个完整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个性,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身体到心理饱含着生命发展的全部。在教育活动中,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是教师应有的基本态度。(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人是可受教的动物。小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期,经历着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人的生长发育特别旺盛,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处于变化和生成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正处于向社会人转变的成长过程。社会环境作用于个体,为个体所接纳,并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进而推动着个体实现社会人的转变,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学生不仅具有发展的潜能,同时也有发展的需要。(4)学生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自觉能动性也称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特征,表现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A、C、D三项正确。
B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CD。
精选河南考题
每天打卡一套题
轻松拿下教师编
获得第一手河南考试资讯,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