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于学画过程中的感悟
TUhjnbcbe - 2022/6/14 12:37:00

“挺羡慕你的,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真的喜欢画画吗?

我不确定。

《恸》

创作热情正在消退。这是下半年最残酷的发现。8月份,我修完了Krenz的美术线上课程,虽然有很多课题是结课后才补上的,但也算勉强走完了全流程。虽然有很认真地做应对,但完课后的体验并不理想。没有老师布置的课题,我一时间不知道该画些什么。面对如此巨量的要素,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实际应用。课后回想节选

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感觉困扰的学生,班里的大部分同学其实都遇到了这种状况。有的人选择继续花钱报班,有的人就此放下画笔,有的人则选择做重复练习。这种感觉似曾相识。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分析例题,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够轻松应对例题,但一到课后考试就吃瘪。

以往应对这种复杂问题时,我是怎么做的?

撰写过程文档。从着手解决问题那一刻开始,记录下解决的步骤、新发现、新问题、阶段结果。总而言之,就是把解决问题的历史记录下来,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衍生出指导我未来行动的战略。从此,我的画作开始迭代。

9月16日,我发布了“1.0”

过程文档从一开始的纸质,进化到电子版。一路上我参阅了大量外文文章和视频,绘制了很多示意图,后期甚至还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录制了示意视频。不断地向自己抛出问题,在求解过程中,又衍生出新问题。我做了很多试验,绕了很多弯路。不过这一切均化作养分,把我的知识和技术都推向了新高度。

电子版过程文档(我tm毕设都没这么多内容x)

在应试生涯中,这套模式曾一次次助我过关斩将。它能帮助我从海量数据中整理出属于自己的规则和打法,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

这看起来应该会进展顺利。

殊不知在我把应试思维套进创作的那一刻,亦在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随着时间推移,作画时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总感觉“不对”,但又说不上是哪儿出了问题。大脑疯狂地访问记忆数据库,每一次下笔前都试图寻找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和规则。工于心计的画法,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做高数,而不是在画画。

但这也不过是让我感觉疲劳而已。

作画终了,我习惯性地拉远距离去观察自己的画。它很陌生。明明能够清楚地忆起每一个作图步骤,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画这么一张画。这种感觉很恶心。

很难受,但是不敢停下。我持续生产陌生的作品,乞求自己变得更强。当时的我承受着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心理压力。我在流程1.0上做了多次改进,每一次,我都觉得转机要来了。两个多月过去,我一直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东西,引以为傲的战略溃败了。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不愿触碰画笔,画画真恐怖。正好也该想想年度作文怎么选题,可以趁此机会读一些书,静下心去写作。幸亏年末要写这玩意儿,让我能够停下来,好好地问问自己,是什么让我把自己导向了这般境地?

《觅》

哲人:为什么你要如此卖力地画画呢?青年:因为我想要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对我而言,自我实现是最重要的。这是我的“信念”。哲人:你曾说在作画之后,感受不到作品的价值。你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所以找到了我,我可以这样理解吗?青年:是的。我希望能从您这边得到一些启发。哲人:能让我看看你的画吗?青年:乐意至极。哲人:从以前到现在,你的作品类型一直很统一呢。你喜欢动漫吗?最初是为什么想要创作这样的作品呢?青年:最初是看漫画,后来接触了动画。我经常会被里面的情节打动到,我想要向别人传达这种情感,所以我会把喜欢的人物画出来。哲人:传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你当时也可以选择和朋友倾诉,或者是写成文字。为什么你要选择画画呢?我认为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麻烦的表达形式。青年:呃,因为漫画和动画也是通过这种直观的视觉手段给我带来感动的。所以我也想要用类似的手法传递我的情感?哲人:哈哈,感觉你对自己的答案不太自信呢。还有什么别的目的吗?青年:还能有什么目的,我只是喜欢画画。哲人:你有了解过其他的绘画形式吗?像是油画、水墨、壁画、拼贴、蚀刻这种。或者说,你有了解过其他艺术形式吗?雕塑、装置、建筑等等诸如此类的玩意儿。青年:没有。我是理工科的学生,什么艺术史、画具之类的通通不懂。也看不懂传统美术,现在是数字艺术时代了,我要紧跟时代步伐才不会落后。哲人:你的观点非常激进呢。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你口中的“传统美术”其实非常有趣哦。青年:我没有时间。转行之后再去了解这些东西吧。哲人:感觉你非常着急呢。你对现在的工作非常不满吗?青年:也不是这个原因。我一开始说过,自我实现才是最重要的。而转行去画画是自我实现的第一步,必须越快越好。等到我背上贷款,成家立业之后就来不及了。所以我现在不能分心去了解传统美术,我要集中精力应对美术测试。哲人:你准备应聘什么岗位呢?青年:游戏公司的美术岗,只要是做二维美术的都可以。哲人:你是游戏爱好者吗?青年:不是。我玩过的游戏很少,平常也不怎么玩游戏。只不过要找到和我作品类型相匹配的岗位,缺口较大待遇又比较好的,就只有游戏公司。哲人:假如你拿到了offer,之后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青年:和家里人摊牌,准备搬到另一个城市。哲人:哦?你的家人是怎么看待画画这件事情的?青年: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在画画上花这么多心思,觉得这是玩物丧志,断言我不会取得成功。期望我能够努力工作,争取升职加薪,赶紧成家立业。餐桌上跟我谈的也是权力、金钱、婚姻的话题。哲人:对于这种期待,你是怎么想的呢?青年:我决不会照做。仗着年纪比我大就把我给看扁了是吧,我不会被支配。在学生时代,学校的事情他们鲜有过问,因为我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带回丰硕的战果。我不会回应期待,同时也不会对他们抱有期待。不支持就拉倒,我相信自己,我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哲人:但你现在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然也不会出现在我面前。青年:果然还是我太弱了吗。哲人:非也。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画画上,自然不会在画画上有所突破。青年:先生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可一直有在努力画画呢!哲人:我们继续刚才的问题。假如你拿到offer,和家庭决裂,顺利入职开始新生活。在那之后,你想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呢?青年:好吧,我承认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这是未来才会遇到的问题,现在的我正在努力迈向未来。哲人:请你好好看看现在的自己。视野狭窄,还不愿意拓宽认知,因为其他艺术形式不在考试范围内而将其拒之门外。对于考试所属的门类,游戏领域,你也毫不关心。你甚至连自己想要画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的你只是一个应付考试的学生而已,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青年:啊,虽然很不甘心,但确实被你说中了。意思是说我的注意力是在考试上,所以才画不好吗?可是不这样做的话,我离转行就遥遥无期了。哲人:请你再仔细想想自己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请鼓起勇气面对自己。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青年:是为了,和家庭对抗。哲人:恭喜你找到了问题的核心。你把注意力放在了家庭斗争上,画画只不过是你做斗争的工具和借口。你想通过转行这一举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并重创对你满怀期待的家族。但实际上,在你伤害家族的时候,也同时创伤了自己。现在的你,就像是一个在艺术海洋里游泳的人。死盯着转行这个目标,拼了命地游,因为越快到达目标就越能在家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你笔直前进,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脑子里只有斗争。你甚至无暇换气,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敢停下,最终溺死在艺术之海。你对艺术之海PTSD了,所以画画会令你感到恐惧。青年:先生您说话还真是不留情面啊。托您的福,想通之后心情舒畅多了。哲人:呵呵,我没做什么。只能说我们合作起来很有默契。在溺死后及时找我谈话调整状态,准备重返艺术之海的人,是你哦。青年:哈哈,是写作习惯阴差阳错地拯救了我。非常感谢先生指导,我还会再来的。哲人:呵呵,随时欢迎。

《我》

为解答“想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这个问题,我需要往记忆的更深处进发。

“为什么,会是画廊?”,我很诧异。我原本觉得记忆留存是偶然现象,看起来应该会像是随意裁切的录影带。“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这里吗?明明它一直都在,这简直难以置信。”

我靠近墙边,仔细端详这些画作。这些肯定不是能称为“现实”的东西,丢失了很多信息,有不少连人脸都看不清楚。我甚至无法判断这些画作的真实性,与其说是描绘现实,不如说是描绘情感。

“画廊里的作品,是刻意创作出来的。”

越往深处走,越能意识到其中的不协调感。虽然随着年龄变化,画作的表现手法有很大的差异,但主题都是一致的:家庭斗争。自童年伊始,有相当一部分记忆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

和哲人交谈前,我完全没有自觉。

曾经的我,认为自己的记忆是客观正确的,只要依靠经验行事,我就立于不败之地。可惜现实并不是这样。一直执掌我记忆的,是童年时形成的价值观。它有失偏颇,并在成长过程中愈发扭曲,暗中指导着我的行为。它所追求的东西,对我的生活并无益处,还在心理上给我带来极大困扰。我却没有对它产生丝毫的怀疑,因为这样相当于自己对自己发起进攻,会令人心生恐惧。

在哲人的帮助下,我克服恐惧,认识并否定了过去的价值观。然而,现在的我又该前往何处?

虽然记忆中有很多零星的线索,不过这个问题,只靠自己是很难找出答案的。为避免犯下和孩童时期相同的错误,我不能再把自己设置成基点,我需要从社会中寻找答案。经过深入交流后,别人眼中的我,有时候会比我自己看得更加透彻。

周记真的是年年看年年新

尚有许多需要思考和学习的东西,需要亲身实践才能领悟。我会继续前进。

后记

这篇文章最终写成这样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刚开始写的时候我是特别烦躁的,但后来越写越冷静。本文从起因、过程到结果可以说是一连串的偶发事件。所以这一连串的思考逻辑,虽然在我身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一定不适用于其他人。不过也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点启发。

先说说写作和绘画。自己创作出来的东西,不论形式如何,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真实的价值观。像镜子一样,我对自己作品的态度能够让我察觉到异样。

于此同时,文字和图画都是为交流服务的。它们都是很优秀的载体。我觉得和社会产生交流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这里说的是“真实的交流”,我高中时写的周记(不限主题和字数,自由创作)就属于这一范畴。这里没有贬低口头交流的意思,只不过我的口头交流真的很演,写作和绘图在组织和优化上与我更加契合。

阅读则能够让我和不同的价值观相碰撞,并学到文章的制作方法。有的同志可能不太会写作,我其实也不太会,看得多就能写了。。文章的优化是没有尽头的。如果我的正文像后记一样瞎搞,很大概率只有我自己能看懂,别人直接就点叉叉走人了。那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了。所以我会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搞好排版。像做视频一样甄选内容,不会把录下来的所有素材直接甩给观众。

写写画画之后,如果对方能够届到我的意思,我会非常感动。

“传达到了吗,传达到了就好了。”

emm,最后说下我读的东西。《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三本书的作者都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BluePeriod.》,作者是漫画家山口飞翔。(不要小看ACG啊,铁咩!)

祝愿大伙儿明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于学画过程中的感悟